“要么硬著頭皮拍一張天價上海牌照,要么忍著諸多不便辦一張外地牌照!鄙虾D趁襟w記者老馬在即將成為有車一族時,遇到了一個“兩難”問題。 其實,買得起車卻未必上得起牌,是上海近50萬有照沒車的“本本族”在考慮買車時都會面臨的尷尬。 上海從1994年開始拍賣私車牌照,最初是“有底價、不公開”,一張牌照的底價只有幾百元。 2000年前,《上海市機動車管理條例》出臺,規定對國產車牌照進行無底價公開拍賣。據統計,上海至今以這種方式共發放牌照10多萬張,單價則從1萬多元一路飆升,僅去年一年就拍出7.18萬張,均價達3萬元,最高為4.5萬元。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曾在去年表示,該市采取私車牌照拍賣方式,是控制機動車數量過快過猛的增長,緩解道路擁堵狀況的階段性做法,拍賣所得款項全部用于公共交通道路建設,“目前不準備改變”這一方式。 持續堅挺的車牌價,迫使私車(尤其是經濟型轎車)購買者不得不重新修訂自己的計劃。 “我原打算買輛奇瑞QQ,車價才3萬元,可買牌照卻比買車還貴!”老馬抱怨說,“我買車時,該交的稅費都交齊了,為什么還要額外交一筆牌照錢呢?” 老馬最終放棄了上海牌照,而讓車商幫他辦了一張蘇州車牌,加上2005年全年的養路費一共才花了3000多元。 據報道,目前像老馬這樣掛外地牌在上海跑的私家車大約有5萬輛(也有媒體稱是10萬輛)。如果按每車每年3000元養路費計算,上海每年僅養路費流失就至少1.5億元。 
而外地牌車主在上海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上海市規定,外省市牌照車輛在工作日的高峰時段(7:30-9:30,16:30-18:30)不能上內環線及延安路高架?衫像R有時出去采訪回來就會趕上高峰時段,“急著回報社趕稿,可車子卻只能在地面跟著車流慢慢挪窩,心里那個急!” 麻煩當然不止這一點。比如,每年要到外地去交養路費,車輛年審也得趕去注冊地!半m然現在有些公司可以代辦這些事,但總還是要費不少周折!崩像R搖搖頭,“在上海開車可真不容易!
[1][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