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起用不起 "捧車族"養車費用要多少?
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買得起車用不起車。所以,有些已經買了車的人不用車,寧可把車“捧”起來閑置,美其名曰“捧車族”。
族群特征買車用不了幾回
記者日前在自己居住的小區意外地發現,一直坐班車上下班的張先生是個有車族。他在2004年6月份購買的陽光到現在行駛了不到3萬公里,日常工作基本不開車,只有周末出游或有急事才開車。“路上的車多,汽油又貴,開車太沒效率。”張先生說。
記者上午9點半在小區中走了一圈,發現大概有30%的車位還停著車,這當中一半左右的車上有比較明顯的塵土。在對25至35歲的17位車主的調查中,有8人表示自己有捧車族的癥狀,11人同意同事朋友中有準捧車族,10人承認即便自己不是,自己的老婆或老公也扮演著捧車族的角色;另外,15人最后表示將來會有捧車的傾向。
捧車原因養車費=購車費×2
買車容易養車難,以捷達為例,按一年行駛兩萬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升計算,一年的汽油費用大概為8000元。如果每6000至7000公里做一次保養,一年就要做3次,花費450元(每次150元×3次)。加上養路費1200元、小區停車費1800元(每月150元×12個月)、車船使用稅210元、更換配件費500元、日常停車費1095元(每天平均3元×365天)、車輛保險2500元,共計15755元。如果用上十年,其使用費用真的可以達到甚至超過購車費的兩倍。這就難怪越來越多的有車族選擇少開車甚至不開車了。
影響因素住房成本壓力大
不少有車族表示,房貸成本高其實是他們減少用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先生2002年6月購買了一套總價60.48萬元的房子,貸款為25年期,平均月供將近3000元。這對于每月平均總收入將近1萬元的夫妻二人已構成了不小壓力。張先生又于近日買了一輛飛度,車貸成本加上養車成本每月超過2000元。“現在有些后悔,當初看大家都買車,自己也就跟著買了一輛,沒仔細計算過這些費用。”
車價一降再降,車已經不再是奢侈品,越來越多的人放棄攀比心理,務實地選擇了先供房后供車。
目前國內停車費還比國外低
買得起車養不起車的現象在國外也并不罕見。僅停車收費一項,英國每小時停車費平均為50便士(合人民幣7.5元)、加拿大為每小時1加元(合人民幣7元)。而在中國香港,停車費則按照地段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每小時費用最高可達到70港幣(合人民幣71.4元),最低也要10港幣,這比起目前國內實行的停車收費要高出很多。
要考慮折舊成本
跟房子不一樣,汽車即便長期停放不動也會有各種機件的老化和銹蝕。專家建議那些捧車的消費者盡量不要長期停車不用,因為長期不用的車輛并不等于保值,也不見得比經常使用的車性能優良。另外,捧車族一定要考慮將來把車作為二手車賣出時的折舊因素,雖然國家規定的使用期限為15年,但是在二手車市場通常是以10年為折舊期的,10年以上的車輛僅剩下很少的一部分殘值。
北京捷達車主的養車費用
在北京,以捷達為例,按一年行駛兩萬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升計算:
1、一年的汽油費用大概為8000元;
2、如果每6000至7000公里做一次保養,一年就要做3次,花費450元(每次150元×3次);
3、加上養路費1200元;
4、小區停車費1800元(每月150元×12個月);
5、車船使用稅210元;
6、更換配件費500元;
7、日常停車費1095元(每天平均3元×365天);
8、車輛保險2500元;
共計15755元。
如果用上十年,其使用費用真的可以達到甚至超過購車費的兩倍。這就難怪越來越多的有車族選擇少開車甚至不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