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了解,在試點地區,提高經營者積極性和市場監管力度方面也存在缺陷。一些社會加油站在推廣乙醇汽油之前,能從小煉油廠進價錢便宜的普通汽油,現在則只能進定價統一的乙醇汽油,利潤薄了,積極性當然受影響。這使得一些本該只賣乙醇汽油的加油站,卻瞞天過海掛乙醇汽油招牌賣普通汽油,且屢禁不止。 大范圍推廣尚需時間 高海洋博士認為,從長遠角度講,推廣乙醇汽油是節約能源,提高環保質量的有力舉措,但就試點情況來看,在全國范圍推廣則要在成本、價格、政策等方面加以規范,這需要整個供求市場的磨合,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首先,國家規定乙醇汽油必須與同標號的普通汽油“同升同價”,和普通汽油相差無幾的價格對消費者并不構成吸引力。而對于乙醇生產廠家來說,乙醇汽油生產環節比普通汽油成本高,售價低,國家不得不拿出大筆資金對廠家進行補貼。因此,如何把乙醇的生產成本降下來,以增強乙醇汽油的市場競爭力,是不得不盡快解決的現實問題。 其次,儲運問題也十分重要。由于乙醇汽油一旦遇水就會分層,影響使用,因而無法采用成本很低的管道輸送。乙醇汽油的儲運周期只有4—5天,因此必須改造、建設專供乙醇汽油使用的儲罐、槽車、調和與加油設施。 再次,應盡快針對燃料結構的變化加快研發步伐,這是保證乙醇汽油大范圍成功推廣的重要因素。從實際情況來看,國內汽車工業在對乙醇汽油適應性研究、設計、制造方面仍然相對滯后。據了解,中國的汽車制造業至今還沒有真正開始研究開發與乙醇汽油相配套的車型,這種源頭生產的滯后性將給乙醇汽油的推廣使用帶來根本性的制約,而德國大眾等公司已經到河南的試點城市提取了乙醇汽油的樣品進行研究開發,這些問題亟待引起有關部門和國內汽車生產廠商的重視。 此外,國家應該在立法方面加大力度。要進一步制定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相關的政策。例如,加強對成品油市場的監管,用政策調控乙醇汽油與普通汽油的市場平衡;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有關研發部門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擴大宣傳規模,提高乙醇汽油的市場認知度。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