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便宜還是看質量 提起修車,開了6年出租車的商師傅直搖頭:“麻煩著呢,尤其是過了保修期以后!”由于出租車天天在路上跑,受損的幾率較高,再加上正常的保養維護,老商沒少跟汽車維修打交道,“上當受騙的次數太多了!有一次剎車壞了,就近找了個路邊小店換了剎車管,沒想到走了還不到兩公里又壞了。后來到特約維修店一比,原來換的是次品。”既然吃過不少虧,那為什么不到正規的4S店去維修呢?“那里質量是有保證,不過修不起啊!”老商給筆者算了筆賬:“如果我的夏利車發動機爆缸了,在路邊小店修也就1000多塊錢,可是去4S店就要花4000多。貴不說,時間也等不及啊!4S店要預約,還得等。路邊店隨時就可以修。” 雖然不像商師傅那樣經常光顧個體修車店,擁有一輛寶來的王教授談起修車也有不少煩惱:“我一般到4S店維修保養。那里環境幽雅,服務態度好,技術又精湛,讓人放心。價格貴了點,不過持會員卡可以打折,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也不能讓4S店包辦,“遇到雨刷壞了這類小毛病就不值得去那里了。找個離家近的地方修修就行,不過心里總是不踏實。” 在家門口就能修車 就在商師傅和王教授為“買車容易養車難”而煩惱時,一種類似麥當勞連鎖經營的汽修新模式——汽車快修連鎖店在京城悄然出現。這種快修店主要采取在街頭與社區設點的形式,以連鎖經營為依托。與4S店的維修方式相比,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價格便宜。 在汽車快修連鎖品牌之一“中車汽修”的北京東馨園店,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我們的店設在小區里面,對于有車的社區居民來說十分方便。由于是連鎖經營,會員修車也很省事。昨天通州有個會員的車在中關村壞了,就到我們這家店來修。我們這里的維修人員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設備也十分齊全,因此質量一點兒也不比4S店差。但是價格卻能低20%左右,對于普通老百姓很有吸引力。”對此,正在休息室里等候的楊先生評價:“離家近,既省事又省時間,還比街邊店讓人放心,價格又挺便宜,所以我的車現在定期保養都來這兒做。有了什么小毛病也不專門跑趟修理廠,來這兒修。” 各有各的長處 面對這個新的競爭對手,專業的4S店反應十分平靜。在北京市信息路旁的一家上海大眾汽車的4S店,負責人自信地介紹:“和汽車快修連鎖店相比,我們的優勢很明顯。首先維修制度健全,單是檢驗就有三關:進廠檢驗制度、修理過程檢驗制度和出廠檢驗制度。其次技術力量和設備可靠,還有就是汽車配件質量有保證。我們可以承擔難度高的維修任務,而這些恰恰是快修店的劣勢。”當然,對于4S店的軟肋———價格,他解釋為原裝配件的價格和優質殼牌機油的使用,以及其他運營成本相對較高。“不過,汽車快修連鎖店立足小區,十分方便。像我們這里,修車要預約,有些‘腳不沾地’的車主可能等不及。” 據了解,像中車汽修這樣規模的汽車快修連鎖店,在北京寥寥無幾。而與之相對的是北京市大約5個家庭擁有一輛私人轎車的數字。面對如此巨大的汽車服務市場,外資汽修巨頭摩拳擦掌,美國著名的快修品牌AC德科表示,計劃在華東地區發展200家以上的汽車快修連鎖店;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應商博世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宣布,計劃于今年將維修機構擴張至300家;上汽集團與殼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殼牌(中國)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安吉—杰菲汽車快修連鎖店計劃近日在上海啟動。 對此,一位汽車行業的專家指出,與迅速發展的汽車生產和銷售行業相比,我國汽修業發展速度大大滯后,依然停留在“國營大修理廠+路邊個體修理店”的傳統模式上。加入WTO之后,為了謀求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更多的主動權,外資已從過去單純的制造環節向采購和銷售服務環節兩頭滲透。內外夾擊的中國汽修業必須向“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特約維修、專營店+品牌連鎖維修店”的全新格局轉變。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