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B·A·R)車隊是于1997年底成立的,資金的提供是英美煙草公司。BAR(British American Racing)的成立,事實上是并購了F1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泰利爾車隊。 泰利爾車隊由K·泰利爾于1951年成立,車隊在1964年簽下著名的傳奇車手斯圖爾特,斯圖爾特在1971年和1973年兩次獲得年度車手冠軍。在泰利爾車隊參加F1大獎賽的30年期間,車隊共參加了433場大獎賽的比賽、贏得了23次大獎賽的冠軍、14次的竿位、20次單圈最快記錄、1次車隊年度冠軍(1971年)、及2次年度車手冠軍(1971年、1973年),可謂是F1歷史上戰績輝煌的一支老牌車隊。 繼承泰利爾車隊傳統的BAR車隊在1998、1999這兩年的賽季中,表現相當的糟糕,車隊中1997年度賽季的世界冠軍車手亞克?維倫紐夫,竟然在1999年賽季中,在賽季全部16場大獎賽的比賽中沒有取得一點的積分。在2000年賽季以后,BAR車隊取得了Honda車廠的引擎作為后盾,為車隊取得好成績提供了保障,車隊全年拿下與貝納通車隊相同的20分的積分而共同并列年度車隊排名第四名。 2001、2002年賽季車手陣容為亞克·維倫紐夫與潘尼斯。車隊在2001年賽季排名在第五名,在引擎不斷出現問題的2002年賽季,車隊成績便滑落到了第八名。2003年車手陣容改為亞克·維倫紐夫與簡森?巴頓。在2003賽季中,由于簡森·巴頓的優異表現,以及從2003年度新積分制度上的得益,使得車隊年度排名登上第五的位置。然而,因落日黃花的亞克·維倫紐夫成績的不佳,在日本大獎賽開賽之前被日本車手佐藤琢磨所替代,而佐藤琢磨在日本大獎賽上為英美車隊取得了3分的積分,顯示了他較強的競爭力。因此2004年賽季車隊車手陣容是簡森·巴頓和佐藤琢磨搭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