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05:三項革新。
1,側箱冷卻煙囪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racing/f1/news/0504/pic/20050404_F1304_thumb.jpg)
大號的側箱煙囪可能是發布前后的F2005最主要的區別,他的 作用有二,一是提高散熱效率,二是與小翼一共改善側面氣流
如果要問F2005在發布前后最大的區別在那里,那很可能就是這個為散熱而生的側箱散熱煙囪了。由于薩基爾賽道以高溫著稱,因此散熱是技師需要格外關注的另一個方面,這個新增的煙囪當然也就是為了提高散熱器的冷卻效率了。不過據稱除此之外還能與其后方的側箱小翼協同工作,共同提高賽車側面的氣流效率。
2,尾部附加小翼, 和競爭對手一樣,在F2005身上也出現了對手引入的尾部附加小翼。該小翼是一個安裝在尾部警示燈正上方的雙層翼片,其結構就如同尾翼的濃縮版。目的是為了獲得增加后軸的下壓力,提高賽車牽引力表現。該項設計最早由威廉姆斯在墨爾本引進,后來索伯C24也效仿了這項設計。
F2005的側箱擋板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主要是在側箱擋板下沿 增加了一個獨特的水平小翼,以達到上下切割側面氣流的目的
3,不一樣的側箱擋板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racing/f1/news/0504/pic/20050404_F1305_thumb.jpg)
與發布新車時相比,F2005在巴林的另外一大變化是在側箱擋板下沿增加了一個獨特的水平小翼,該項設計我們此前也在R25上見過,其作用主要是將側箱前方的氣流劈為上下兩部分,之上導入側箱和流經車身側面,之下則直接導入車底;不過主要作用還是在后者,目的是為了通過尾部的文氏管獲取更多的下壓力。另外,F2005和前任一樣,保留了側箱擋板下沿的鋸齒狀設計。
威廉姆斯FW27:改進的前翼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racing/f1/news/0504/pic/20050404_F1306_thumb.jpg)
威廉姆斯FW27的微妙變化是將安裝在端板內側的小翼尺寸減 小,目的是為了提高賽車前部的穩定性,降低前輪胎的磨損
在本站比賽中,威廉姆斯繼續對前翼進行改進。本次改進的元件是一個安裝在端板內側的極不起眼的小部件,它同前任主要的變化是尺寸縮小,向上傾斜的角度降低。該項小調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賽車前方的平衡性,進而減少前輪的磨損;同時尺寸的減小也反映了這里更高的極速要求;因為雖然這里有更高的剎車要求,但是卻沒有必要因此而增加下壓力,在極速上作出不必要的犧牲。 相關文章:05賽季F1巴林大獎賽:舒馬赫倒霉 阿隆索再奪冠
>>> 網絡日記、相冊、用車管理...來“PCauto車友博客系統”,建立自己的網絡家園!
[上一頁]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