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1.4手毫波羅已經一年多了,車也開了近25000公里。從波羅下線的那天起,就非常關注這輛車。波羅車作為當時國內首部全球同步上市的小型轎車,其亮麗的外形,先進的制造工藝和技術,精致簡潔的內飾和穩健扎實的駕控感受一直是吸引我的亮點。平心而論,在同檔次轎車中,波羅車做工、質感和駕駛質量都無出其右。但在實際駕駛中,想要將波羅開得如行云流水般順暢,絕非易事。初學者往往被起步熄火,加速無力所困擾,即便是老手也難以完全消除減擋時的挫頓感。究其原因,歸結起來不外乎兩點:1、波羅采用電子油門,導致節氣門響應滯后,從而使發動機加速也滯后;2、 1.4L小排量四氣門發動機,低速扭距小,扭矩輸出范圍狹窄,車身較重。因此要開好波羅車(這里只談1.4L手擋),除了要掌握一般的車輛駕駛技術外,還應針對波羅車的特點,改進駕駛方式和習慣。下面談談本人的駕駛體會和心得。 一、起步: 開慣了普通拉線油門車的駕駛員,開波羅起步時容易出現起步收油過早,造致車輛抖動甚至熄火等問題。我們知道,車輛從靜止到移動這一瞬間需要獲得最大的動力,油門也踩得最深,當車動起來以后,油門要稍稍收斂,使發動機動力平順地傳送至車輪,否則會造成車輛的前竄(新手易犯的毛病)。實際上油門的變化有一個踩——穩——松——再踩的過程。只不過根據駕駛者起步緩急的要求而簡化了。由于電子油門滯后了加油的時間,如果此時按常規方法的踩油門力度和離合器半聯動時間來起步,車輛就難以獲得足夠的動力。 解決方法:起步時適當深踩油門,離合器半聯動時,繼續穩住油門,待車輛完全起步后再踩油加速。 比較而言,新手由于沒有開過其它車,沒有起步的既定操作習慣,只要注意和多練習“油、離”配合,反而會很快掌握波羅車的起步。 二、加擋: 波羅車發動機沖程與缸徑長度相近的設計,兼顧了省油和大扭距輸出的考慮,但小排量和四氣門設計使發動機在低速時效率較低、扭距不足,當轉速達到3800轉/分鐘時,126nm的峰值扭距才出現。這一特性決定了波羅發動機須在高轉速時,才能有最佳動力表現。因此,波羅在加擋時,應適當提高其轉速。除起步時轉速為1500-2000轉/分鐘外;換2、3、4檔都應在2500轉/分鐘以上。加檔時(特別是3換4),注意將離合器踩到底,避免出現打齒輪現象。換檔動作要柔順、快捷。此外,由于加檔動作一般比減擋慢,初學者要注意不要在換檔的過程中養成手腕和手臂做出一些華而不實的“瀟灑”和“優雅”造型的習慣(很遺憾,我LD和我一個GM都有,巨討厭)。在駕駛過程中擺這些POSE,實在是有害無益。 三、減擋: 掌握好減擋技巧是將波羅車開得平順流暢的關鍵,也是本人總結的重點。目前駕駛轎車不論加、減擋,通常都采用“踩一腳離合松一腳油”的操作法。經過本人的觀察和實踐,波羅減擋還可運用以下操作方法: 1、“補油法” 操作方法:踩離合器,將變速桿推入檔位后,踩油門,待轉速適當上升后,再松離合器。
[1][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