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一季度汽車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
2006年1季度中國汽車質量與售后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顯示:汽車用戶二次投訴比例大幅增加,不及時解決的質量問題對安全造成考驗,處理投訴滿意度調查北京現代最高 (CAAS) 。
日前,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車人網、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公布了2006年1季度中國汽車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China Automobile & After-sale Service Quality Report, CAAS)。
信息收集渠道以網絡、電話結合的方式,內容涉及汽車質量及服務問題,報告共收到用戶投訴1136份,有效投訴樣本為1012份。投訴來自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廣州、山東等地在內的3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涉及的汽車生產企業主要有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北京現代、廣州本田、天津一汽、奇瑞、上海通用、神龍汽車、長安鈴木、一汽豐田、一汽海南、吉利等幾十個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這些企業的產品包括了國內汽車市場的主流品牌,在行業內具有代表性。
報告顯示,汽車用戶對汽車質量的投訴在總投訴量中的仍占多數,達到62.4%,相比去年,對汽車服務質量的投訴有小幅上升。報告中有兩個現象值得引起重視,一個是一次投訴用戶就能得到滿意解決的比例下降較多,同一問題二次甚至多次投訴的比例上升很快,分析表明汽車企業在服務項目的細化、問題解決的及時性以及對汽車用戶的使用培訓和引導溝通上急待加強;另一個是汽車質量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的情況對汽車用戶的安全提出了考驗,因汽車質量問題造成用車存在安全隱患的占11.6%,造成交通事故的占7.5%。
報告還顯示,投訴的汽車質量問題中,車身附件及電氣、發動機存在的問題投訴率最高,車身附件及電氣占22.5%,發動機占19.0%,
汽車用戶投訴要求主要由維修、賠償、換車、退車、召回幾部分構成,其中,要求換車的比例上升很快,但是真正達到目的的很少。
在對汽車服務質量的投訴中,對人員技術的投訴仍占首位,達到20%以上。
對廠家處理投訴的滿意度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廠家分別為:北京現代、上海大眾、長安鈴木。
以下是報告的詳細內容及分析:
報告顯示,用戶對汽車質量的投訴在總投訴量中的仍占多數,相比去年,對汽車服務質量的投訴略有上升(見圖1),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次投訴用戶就能得到滿意解決的比例不斷下降,同一問題二次甚至多次投訴的比例上升很快。分析原因,這意味著相比不斷增大的汽車產量和市場需求,汽車企業對服務的重視相對滯后,具體表現有企業在服務項目的細化、問題解決的及時性以及對汽車用戶的使用培訓和引導溝通上急待加強。
圖一 :投訴總量構成
同一問題汽車用戶投訴一次能得到解決的占 67.92%,需要二次投訴才能得到解決的占18.91 %,需要三次甚至更多投訴的占 13.17 %。見圖二
圖二:投訴次數構成
一、 汽車產品質量投訴表現
(一) 汽車產品質量投訴表現
汽車產品質量投訴分析主要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
(1) 車身附件及電氣:車體的銹蝕和裂紋,焊裝密封性,空調的制冷制熱情況,升降機等能否正常運作,座椅的質量,室內噪聲,車身振動,起動機,發電機及電動刮水器,照明,轉向燈,組合儀表等是否正常。
(2) 發動機:是否起動困難,達不到功率要求,油耗異常、滲油、異響、怠速異常等現象。
(3) 離合器:分離是否徹底,是否打滑、車身發抖、異響等現象。
(4) 變速器:是否換檔困難,有異響、跳檔、亂擋發熱等現象。
(5) 前后橋及懸架系統:車橋、傳動軸、懸架是否有異響以及避振器漏油現象。
(6) 制動系統:是否存在拖滑,制動距離超過標準,異響,跑偏等現象。
(7) 轉向系統:車身是否抖動、跑偏,轉向的輕重與回正情況,有異響等現象。
(8) 輪胎:是否有磨損、爆裂、早期龜裂等現象。
2006年第一季度汽車用戶投訴的汽車質量問題中,車身附件及電氣、發動機存在的問題投訴率最高,具體為:發動機占19.0%;變速器占9.5%;離合器占10.5%;轉向系統占9.5%;制動系統占10.0%;前后橋及懸架系統占13.0%;輪胎占6.0%;車身附件及電氣占22.5%。
圖三:投訴汽車質量問題構成
表1 主要品牌汽車生產廠家質量投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