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三假”禍害不淺!不懂維修更應防范
由于汽車維修所應起的糾紛,見諸于各種媒體的報道多不勝數。幾乎90%的司機不懂維修,所以進了維修站,就等于把肉擺上砧板,人家砍不砍,砍多少,就全由不得自己啦。內行人的這句話道盡了天機。
其實,要是平時做好養護,就可大大降低這種被砍的可能。隨著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汽車主要用戶在我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原來以公務車為主變為現在以私家車為主。用戶改變,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原來只重外在保護、重修輕養正在向深化內在保養、以養代修的方向轉變,汽車在養不在修的觀念逐漸被接受。
說到養護,既簡單又復雜。簡單是說嚴格按照《汽車使用手冊》的規定操作和維護,什么時候該做什么,照做就是,如果出問題,有廠家負責。復雜是指汽車護理的專業性很強,許多活還不是自己能干的,加上有車一族往往是大忙人,難以做得那么細致。所以,得找個掛靠點。
目前汽車養護市場魚龍混雜,有車一族首先要從自己做起,防止假汽油、 假配件、假機油的危害。
假汽油
一些加油站在汽油中摻雜、摻水,或者利用低標號油冒充高標號油,導致汽車半路拋錨、死火。劣質汽油特別是含有機械雜質的汽油對汽車造成的危害很大,特別容易受損的就是汽油泵。車主在給汽車加油后,如發現氣門響、動力不足,應首先考慮到汽油標號過低。如果車輛發動機不好啟動,則應懷疑是否為汽油實際質量不合格造成的(雜質多、油品不純,汽油摻假等)。在使用油品時應注意觀看外觀。合格正品的車用無鉛汽油外觀應為淡黃色或偏淺紅色,如發現顏色為深紅色且混濁,則可能是劣質汽油。合格正品的輕柴油顏色應為透明琥珀色,如果顏色發深,則可能為油質有問題。
假配件
市場上銷售的假冒汽車配件主要有三種:一是直接假冒知名廠商的商標、廠名廠址或廠商指定的零配件供應商;二是有些制假分子雖然在產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標和廠名廠址,但產品上卻標注知名廠商產品的零件編碼,由于這些零件編碼是專用不可替代的,所以這些產品仍具有假冒性質;三是有些汽車零配件干脆無廠名、廠址、商標,屬于典型的三無產品。非關鍵部位的汽車零配件,如果選擇假冒偽劣產品會影響使用,比如門把手或者雨刷;但是如果關鍵部位選擇了假冒偽劣產品,危害就大了,比如說剎車片、減震器等,一旦出了問題就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目前市面上主要有9大品種配件易成為被仿冒對象:三清三濾、保險杠、燈具、用電器、線束、剎車片、火花塞、高壓線、雨刮片。
假機油
假冒油品一般有三類:一是采用回收的廢油經處理后灌裝上市;二是采用單純的基礎油混合,不加任何添加劑;三是購買低檔油灌裝,以次充好。一般都將假潤滑油的顏色調至與真油相當,從外觀上難以分辨。劣質機油不但不能保護發動機,還易造成發動機拉缸、燒瓦,造成突發故障,危及安全。購買時,一是要看包裝外觀,名牌油封蓋是一次性蓋子,缺口處有封口錫紙,錫紙上均有廠家特殊標記,無這些特點,有可能是假油。另外,名牌油為防假冒,標簽貼紙、罐底、罐蓋內側、把手等不顯眼處均有特殊標記,如果不法分子自訂包裝造假,只要對比真假兩個外包裝就可分辨。二是觀察油品,真油色淺透明,無雜質,無懸浮物,無沉淀物,晃動時流動性較好。假油或油色較深,或有雜質沉淀物,或味濃有刺激性,晃動時流動性較差,或用手摸有拉絲現象。
其次,汽車養護要做到定點、定期。定點是指要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好的4S店,也就是掛靠點,同時簽訂好養護合同,明確具體要求,如發生問題才好交涉。4S店一般會要求車主在行駛一定里程(比如5000公里)或一定時間(比如兩個月)后定期護理。項目一般包括更換機油、自動變速箱油、方向機油、剎車油、空氣格、汽油格,清洗發動機、噴油嘴、進氣系統、自動變速箱、剎車系統,添加有關保護劑。
特別強調的是發動機的維護。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清潔抗磨是其養護的主要內容。目前有的4S店使用JB發動機止漏劑、化油器清潔劑、引擎內部清潔劑、汽油噴射系統清潔劑、發動機抗磨劑等對汽車定期養護,使汽車在運行中保養,不需解體維修,可全壽命使用,終生不必大修。該系列產品由廣州月福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代理,如按其保養規程養護,除享有JB產品責任保險的保障之外,車主自己還可另外購買發動機30萬公里以內大修保險,從而獲得雙重保障。
實際上,汽車養護的費用,算起來也就每天幾毛錢。若每天省這幾毛錢,說不定什么時候在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飽受煎熬之后還得掏一大筆銀子。又或者由于小小毛病在路邊黑店被狠砍一刀。哪個劃算?
以專業的設備和技術,先進的養護產品將車輛始終保持在出廠時的工況水平將成為汽車服務市場的主流,汽車養護專業化、服務一體化將是汽車服務市場生存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