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決定修車好壞?你應該掌握不吃虧12計
第9計 便宜不沾
[車主疑惑]
自帶配件能省下錢嗎?
車主章女士說,她發現汽配城的配件比維修廠的便宜,所以想買好配件再去維修廠修理,這樣做是否可行?
[專家釋疑]
對于車主自帶配件問題,雖然看似暫時省了部分材料費,但修理廠可能為此推卸今后發生的質量責任。國內汽車修理廠面對客戶要求給予打折時一般采取減免工時費的方法,而材料費很少打折。因為個別修理廠往往以配件進價為托詞,并擺出一副令人同情與無奈的樣子,其實真正在收費時早已把預先計劃內的折扣加到了材料費中。車主與修理廠的最終結算一般材料費要占總費用的60%左右,所以車主應特別提出對材料費的折扣,這樣一方面表示對修理廠工時價值的尊重(在國外工時費是絕對不能打折的,因為對工費的打折意味著對人格的侮辱),另一方面可以真正獲得最大的讓利。所以自帶件等于將修理廠最大的利益挖走,企業能不為此而推卸責任嗎?更何況遇到自帶件時,修理廠一般都會事先聲明或與車主書面形式約定因自帶件引起的質量問題企業概不負責。
第10計 避免生非
[車主疑惑]
“參與”修車被指責咋辦?
車主小紅說,修車時因為不放心,所以對他們指指點點,可修理工并不買賬,總是不愿意聽我的意見,可我有時真的覺得他們的操作有問題。我該怎樣處理這種關系呢?
[專家釋疑]
人們常說百病成醫,所以有的車主在把車送到維修企業以后,由于不放心,習慣在維修人員進行維修的過程中指指點點,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汽車故障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常說:同樣的故障有不同的現象;而同樣的現象不一定就是同樣的故障引起的;盡管是同樣故障也不一定用同樣的辦法來解決。現代汽車是由多個復雜系統有機的組合而成,這里面存在很多辯證因素,所以盲目地指指點點只會帶來副作用。從禮貌角度來講,這也是對維修人員的不尊重,會極大地影響維修人員的情緒。當然,有時由于車主經常和自己的車打交道,對自己的車性能、特點、毛病一定比維修人員了解得更深,一旦發現維修人員不得當的操作時,一定找到合適的渠道、適當的時機,委婉地提出不同意見或建議。總之,掌握一個度。一不失體面,二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第11計 索要單據
[車主疑惑]
修車后匆忙就離開?
車主崔先生介紹說,由于工作繁忙,修完車后就匆忙離開,連單據都沒要,他擔心日后會生麻煩?
[專家釋疑]
不管什么類別的維修企業,所有的單據一般都是一樣的。而企業自行設計的單據必須經過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接車單中所有內容都是經過千百次血的教訓而形成的,因而千萬不要怕麻煩,反而要督促廠方認真記錄,因為有些企業會在與客戶發生矛盾時在其中大做文章。
交車后廠方一般應交給客戶的憑證包括施工單、材料單、外加工單、檢驗合格證、合同書正本、財務收據、出門證等。這些文件一定要妥善保管。對于大一些的故障在接車時盡量與廠方檢驗員共同試一下車,以確定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故障是否排除或排除程度。
關于更換的配件及總成件的保修期應當從維修后接車時算起,而并不是按汽車購買日期始。
同時一定要明白本汽車上的配件一般是不能用其他車型替代的,即便是可以替代也必須經過嚴格檢校或匹配。
在驗收時要多注意細節,比如總成上的固定或連接螺栓都應是一個標號或一個形式的,凡經過修理后出現不一樣的時候一定要問一問為什么,一般總成上的螺栓尤其關鍵件上的螺栓是不允許用其他螺栓代用的。
第12計 知法懂法
[車主疑惑]
修車出問題咋維護合法權益?
車主靳先生最近在修車時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兒,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原先的故障又重犯了,他想知道該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專家釋疑]
●根據新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機動車維修實行竣工出廠質量保證期制度。
汽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公里或者10日。其他機動車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6000公里或者60日;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700公里或者7日。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
機動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從維修竣工出廠之日起計算。
●在質量保證期和承諾的質量保證期內,因維修質量原因造成機動車無法正常使用,且承修方在3日內不能或者無法提供因非維修原因而造成機動車無法使用的相關證據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及時無償返修,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在質量保證期內,機動車因同一故障或維修項目經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負責聯系其他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并承擔相應修理費用。
后記
一般在修車時,車主們往往總是抱怨汽修行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不少車主談“修”色變。的確,修車投訴近幾年成為焦點。凡事都要兩面看,其實,有些問題是由于車主們不知道怎樣與汽車修理廠打交道,有的蠻橫,有的溫柔,但效果往往都不盡如人意。為啥?與人交往也有一定的技巧,這可是公關范疇的了,當然車主們沒必要做得那么深奧,但12計并不難學,只要稍稍下點工夫,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少吃虧或者不吃虧。畢竟大部分修理廠還是知法懂法的,那些想騙人的小修理廠的伎倆就會不攻自破。試想,誰敢在聰明絕頂的人面前“胡作非為”呢。《孫子兵法》中36計是軍事打仗的必備,但愿“修車不吃虧”12計同樣成為您修車的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