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底盤異響宣戰!30年維修經驗完全奉獻
安裝橡皮別抹油!
底盤眾多機件間的接觸,中間媒介緩沖機構就是這些橡膠襯墊,既然是橡膠,難免會有老舊硬化破損的命運,這也往往是底盤惱人異音的最大兇手,只要經由橡皮的更新就能解決。在安裝這些新橡皮的時候,有時會為了將橡皮方便安裝在鐵制機構上而加些許潤滑油劑,這是不正確的作法,因為橡皮碰到油之后容易產生膨脹與軟化的情形,反而加速磨損,減少橡皮的壽命,因此在更換此一零件時需特別注意。
三角架與和尚頭
三角架與和尚頭可說是麥花臣懸吊系統的下搖臂,避震器的底端就與三角架最外側的和尚頭相連,三角架內側則與車臺相連。當避震器作動時,和尚頭與三角架亦同時連動,而這些支點的連結就靠橡皮襯套做為緩沖,這些橡皮襯套一樣會因使用時間日久而硬化破損,不過與其它會發生異音的部分有所不同的是,三腳架與和尚頭的橡皮破損不太會有聲音,因此較難察覺。一般來說如果車輛的三角架或和尚頭的橡皮破損龜裂,定位就會跑掉,產生吃胎、偏向的情形,和尚頭的使用里程約5萬公里,不過通常2~3萬公里就會有間隙產生,三角架則約可使用8萬公里,橡皮損壞可單換橡皮,不過單換一顆橡皮的C/P值不如換整支三角架,讓所有支點的橡皮都是新品較為劃算,也免除橡皮陸續拆換的麻煩,副廠的三角架一支約2000元左右,單換一顆橡皮要價就近千元,因此有問題還是全換比較一勞永逸。
無異音的底盤異狀 Ⅱ
雙A臂橡皮
與麥花臣底盤相同,雙A臂底盤的各式橡皮一樣會有破損龜裂的可能,包括先前所談到的各部位橡皮襯套,雙A臂的上、下A臂橡皮若有破損,就會像麥花臣的三角架橡皮破損一般,產生吃胎、定位不準與行駛時的飄浮感,更換一支A臂的價錢與三角架差不多,約5萬公里的行駛壽命,各位讀者可以檢視狀況決定更換與否!
無異音的底盤異狀 Ⅲ
方向盤抖的兇~剎車圈胎是元兇
很多讀者在QA回函當中提到,方向盤在行駛時會抖的很厲害,通常會造成此一原因不外乎是前輪的圈胎變形,當高速行駛時,圈胎的轉速自然愈快,肉眼難以查覺的變形在此時被放大回饋到方向盤上,自然駕駛感受到的抖動十分強烈!另外一個主因就是剎車碟盤變形,尤其是使用材質密度不均的碟盤,熱脹冷縮后就會產生變形,亦有可能因連續使用的高熱使碟盤強度變軟,重踩剎車時瞬間夾合的力道讓碟盤變形,換裝高磨擦系數的剎車片亦有可能把碟盤“吃”變形,要找出方向盤抖動兇手是剎車還是圈胎,在行駛時若是踩剎車才有的抖動,就是剎車盤變形,反之就是圈胎變形,有此一癥頭的讀者可自行測試再對癥下藥。
無異音的底盤異狀 Ⅳ
后牛腿鐵套橡皮
后牛腿鐵套這個零件,各位Civic車主應該不陌生,為了讓后輪能確實上下作動,后牛腿鐵套橡皮可是一大關鍵,橡皮一旦老化破損,后牛腿除能上下作動外,還會多出左右飄移晃動的情況,這對行車安全有相當大的影響,駕駛能明顯感受到車尾的不穩定感,只要將損壞的橡皮更換新品即可解決。
無異音的底盤異狀 Ⅴ
拖曳臂后懸吊
拖曳臂(工字梁)后懸吊,因極佳的耐用度與強度讓許多市售小車仍采此一設計,粗壯的工字梁構造簡單,省去多連桿的制造成本,加上工字梁已具防側傾作用,免除因李仔串與防傾桿帶來80%的異音產生源,讓拖曳臂式后懸吊耐用度一拜,除非遭到側面撞擊,不然很難出狀況,唯一的缺點是操控反應不夠靈敏。雖然后拖曳臂簡單耐用,不過仍需注意后工字梁固定座橡皮,這是唯一有可能出狀況的地方,不過通常使用20萬公里亦不會有問題,一旦發生問題就從固定座下手比較快!
麥花臣、雙A臂差在哪
目前一般市售車的底盤型式,其實多不脫雙A臂與麥花臣兩種,從賽車衍生出雙A臂設計的底盤懸吊并未與轉向機構相連,避震器沖擊壓縮的行程短,具有較低的車身重心,因此在操控上較穩定俐落。而成本低、構造較簡單的麥花臣底盤懸吊設計需兼顧轉向,避震器沖擊壓縮的行程長、車身重心較高,操控上也就略遜于雙A臂設計,不過以現今的造車科技來看,兩者在操控性上的差異已漸拉進。就耐用度、機件損耗上面兩者并未有太大差別,異音的來源也是大同小異,找到壞掉的橡皮襯墊就能解決煩人雜音。
底盤問題判斷
經驗最重要
位在撫遠街的南光底盤,掌門人黃博賢先生從事底盤維修已有30年經驗,對于筆者此次采訪,黃大哥亦大力幫忙,希望藉此報導讓讀者了解底盤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與狀況,減少被店家牽著鼻子走的狀況。黃大哥表示,很多底盤機件產生問題,其實很難判斷出真正的問題點,此時店家的經驗就很重要,客人花了不少錢修這換那卻不見改善,就表示沒有對癥下藥,加上很多狀況只需更換單一零件即可解決,卻換了一大堆東西白花冤枉錢,因此希望大家能多少了解底盤常識,發生問題才能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