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上當受騙的四大修車陷阱及識破絕招
陷阱二
某某零件壞了,換
我們不主張零件壞了不更換,而是你要了解自己的車。有修理人員曾經炫耀自己是怎樣“坑”車主錢的:“車主來修車,檢查后我們會列出清單,目前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更換的零件,待車主認可。其實這個清單中,有的零件是沒有必要更換的,但車主不明白時就會同意,于是,我們就從庫房中申請了一個新的零件賣給他。這就賺到了一筆。等又有車主來修車,正好需要更換這種零件時,我們就將換下來的舊件賣給他,于是就賺到了第二筆。”用這種方法,維修廠一年的收入也會不菲。
正確方法:車主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車,但對很多車主來說這是很難的,因此,你可以聽多個維修人員說說問題出在哪里,如果覺得這樣麻煩,就找一個自認為誠信度高的維修廠并成為它們的老客戶。
陷阱三
每1.5萬公里更換空調濾芯、火花塞
和陷阱一相似,你最好自己計算是否應當更換它們。
正確的更換時間:每年春末夏初楊絮、柳絮刮完之后需更換空調濾芯,根據這個特點,車主可以自己掌握時間。普通火花塞通常每30000km左右更換,白金火花塞每60000km或以上更換。
陷阱四
頻繁清洗氣門積炭和噴油嘴
檢查車輛,聽維修人員說的最多的是“有積炭,你得清洗氣門和噴油嘴了”,如果他們每說一次你就清洗一次,那就太浪費了。
正確的更換時間:一般每30000km清洗一次,車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駕車感受來判斷是否需要清洗。比如在涼車啟動的情況下有沒有抖動的現象,或者在行駛過程中有沒有加速無力的情況,如果這些情況都沒有就沒必要進行清洗。經常清洗反而使發動機的氣門油封等橡膠件加速老化。
絕招
識破陷阱絕招
俗話說得好“萬變不離其宗”。這些陷阱再復雜、再多變也只不過是商家利用消費者的心理來誘導消費者進行不必要的消費,所以,您一定要牢記以下兩個防騙絕招:
掌握商家心理,冷靜分析
為什么到了修理廠,維修人員會把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并且建議車主馬上進行修理或更換相關零件?他們就是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先把車的毛病說得很致命、很夸張,并說“出了問題我們不負責任”之類的話“嚇唬”消費者,消費者為了自身安全的考慮大多數情況下會按照維修人員的建議去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一定要反過來冷靜分析商家的心理,根據實際車況判斷一下維修人員的建議是否值得采納。
充分了解自己的車,認真閱讀用戶維修手冊
之所以某些車主會上當受騙,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車缺少相應的了解。其實在用戶手冊上都有廠家對該車型的相關保養須知,認真閱讀會讓您在日后修車的時候派上用場,現在一些修理廠為了盈利鉆空子,本來沒有到廠家規定的使用期限,就建議車主更換零件,還經常以當地油品、路況或駕駛習慣等借口當幌子。其實在用戶手冊上制定的標準都是根據國內的具體情況專門制定的,這些綜合因素都已經考慮進去了,除了一些極特殊情況外,基本都應按照用戶手冊中的標準執行。
編輯感言
汽車記者的頭銜最大的好處是,當你的車出現問題去修車時,你很擔心地問這問那,維修人員會很誠懇地告訴你:“沒必要,你先……再……,就沒問題了。”聽了他們的話,問題的確能夠解決,關鍵是錢沒花多少。
可是,當同樣的問題又發生的時候,正好趕上我的朋友開同一輛車去修車,結果就被告知這要清洗那要換,朋友緊張地打電話問我,我冷靜地告訴他不要聽他們“忽悠”,朋友還是擔心地問“真的不用”?
當然不用,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去,結果就不一樣,維修人員認人不認車,見人下菜碟,可見,如果你對車一點都不了解,那么剩下的就是等待挨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