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通用吹響了進軍舊車市場的號角:“別克誠新二手車”正式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地同時掛牌。與此同時,廣州本田、上海大眾等廠商也暗中磨刀霍霍,對舊車市場虎視眈眈。新車廠商通過授權經銷商進入舊車市場,對于國內汽車銷售領域的發展完善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上海通用首吃螃蟹
畸形的價格評估體系,混亂的市場,嚴格的準入制度,并沒有阻擋住上海通用進軍舊車市場的決心和步伐。實際上,上海通用的同城競爭對手上海大眾早就在打二手車的主意,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對出租、租賃車輛開展舊車置換業務。和上海大眾對二手車市場猶豫不決的態度相比,上海通用采取了先下手為強的策略:直接進軍零售市場搶占先機,并且推出了自己的二手車品牌“別克誠新二手車”。
按照計劃,上海通用“別克誠新二手車”包括二手車置換、認證和銷售業務,由上海通用汽車授權零售商逐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實際的業務運作和經營。上海通用汽車為“別克誠新二手車”的運營制定規范化的業務流程,為二手車提供專業的驗車和整修標準、統一的認證程序和可靠的質量保證。自此,上海通用汽車成為國內首家開展“二手車”業務并提供二手車認證和質量保證的整車企業。
上海通用汽車營銷部總監孫曉東認為,“別克誠新二手車”的推出,旨在滿足現有別克車主和潛在客戶對于別克二手車置換、購買的需求,同時也希望將品牌化的概念和規范化的操作引入二手車市場。別克上市銷售3年來,旗下別克轎車、MPV、賽歐三大系列產品全國保有量已超過15萬輛,為二手車業務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車源基礎和客戶基礎。
舊車市場商機巨大
盯上舊車市場的不僅僅是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廣州本田也紛紛厲兵秣馬,志在必得,性急的海南馬自達經銷商已經等不及廠家發號施令,自做主張開展舊車業務。“廠商進軍舊車市場,是一個大趨勢,任何廠商都不能忽視這塊最具潛力的市場。”某汽車廠家的主管人員如是說。
利益是第一驅動力。世界主要汽車市場的現狀正被廠商當做中國市場的美好前景而憧憬著:日、美、歐市場新車與舊車銷售數量比為1比3,也就是說,平均每輛汽車在市場上流通四次。但在北京,今年上半年的實際交易量新舊車之比是3比1。巨大的差距表明,舊車市場“錢”途無量。作為經營行為,經銷商只要經手汽車就必須產生利潤,這個道理人人皆知。廠家和商家作為利益共同體唇齒相依,共同開發舊車市場,成了在新車市場逐漸成熟后的必然選擇。
從廠商角度來看,汽車市場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廠商要參與其中的各個環節。在一個正逐漸成熟的市場上,單經營新車的盈利點有限,廠商在激烈競爭中不斷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消費金融信貸領域仍由銀行把控,空間巨大的舊車市場成了廠商的必爭之地。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新、舊車銷量比例應該在1比2左右才是正常狀態。今年全年新車產銷量有望突破100萬輛,按照這個比例,舊車交易應該達到200萬輛。顯然,目前市場是一個畸形的市場,而在每一個市場逐漸正常化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巨大的商機。
“今后進入家庭的第一輛乘用車,將多數是二手車”,中聯汽車市場的魏征大膽預測。他預測的依據是二手車市場的持續發展,8月份北京市小轎車交易4050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7%。“廠商參與舊車經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包括舊車置換、舊車信貸、舊車質量保證等業務,會迅速發展成熟。”
進入市場要過三關
對于要進入舊車市場的汽車廠家來講,則必須力闖三關。
政策關仍然是第一道險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舊車交易屬于特殊行業,經營行為必須在指定的汽車交易市場進行。眾多的專賣店要經營舊車,只能到舊車市場。為了能順利開展業務,上海通用的第一家舊車經銷商北京達世行在中聯市場租了個攤位。“我們必須遵守國家法規。”上海通用的人士說。但如果新車舊車分開經營,專賣店的優勢自然難以體現,這和廠家當初設計的新車、舊車聯合經營模式大相徑庭,諸如舊車置換等業務的效果自然難以保證。
評估關是第二道險關。國內迄今為止仍然沒有成熟的質量、價格評估體系,各地市場各自為政,評估標準參差不齊,汽車廠家怎樣制定標準成了最大的懸念。這些廠家標準要與各地市場接軌,也需要更多地工作。
第三關是經營關。櫻桃好吃樹難栽,眾多專賣店顯然沒有舊車經營經驗,怎樣在市場上站住腳跟是當務之急。上海通用相關人士說:“我們在4個大城市的試點要經過幾個月的考驗,才能考慮在全國推廣,經營上的種種風險都要嚴加防范。”
舊車市場六大弊病
舊車市場對廠商充滿了誘惑力,但一般廠家雖然眼看著商機無限,卻不敢輕易趟這趟混水。中聯汽車市場的市場部經理楊陽直言舊車市場六大弊病:
“首先,政府的政策法規嚴重滯后。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有一條是為現行舊車交易及舊車市場的管理而制訂的。在內容上,宏觀的政策多,切實可行的措施少;計劃經濟的色彩濃,市場經濟的條款少,甚或是沒有。
“其次,政府部門協調性差。一輛二手車在賣-買-賣這一過程中,要經過市場、工商、公安、交管、稅務等等多個政府部門的手續辦理程序。拋開程序的繁雜不說,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誤差,都要延緩這項工作的辦理時間,還要消費者(購車人)跑上好多的冤枉路。辦事效率根本談不上為消費者服務。
“第三點,舊車評估制度不規范、不透明。主觀、人為的因素占了主導,客觀、科學的評定幾乎沒有體現出來。用這樣一種原始、落后的手段,來判定舊車交易中最重要一環———評估車的價值,消費者的利益根本不能夠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證。
“第四點,稅費制度不合理。盡管針對消費者的舊車交易增值稅取消了,但北京2.5%的過戶費仍然偏高,標準也說不清楚,嚴重制約著市場的發展。
“第五點,交易手續繁雜,消費者苦不堪言。
“第六點,舊車從業人員魚龍混雜,坑騙消費者事件時有發生。
“所以,舊車市場很難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楊陽感慨地說。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