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氣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發動機的氣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方式的,過去也有過直列8缸發動機。直列發動機的氣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應用比較廣泛,缺點是功率較低。一般1升以下的汽油機多采用3缸直列,1~2.5升汽油機多采用直列4缸,有的四輪驅動汽車采用直列6缸,因為其寬度小,可以在旁邊布置增壓器等設施。直列6缸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所以也為一些中、高級轎車采用,如老上海轎車。
6~12缸發動機一般采用V形排列,其中V10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而且一般認為V形發動機是比較高級的發動機,也成為轎車級別的標志之一。V8發動機結構非常復雜,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采用。大眾公司近來開發出雙V型發動機,有VV8和VV12兩種,即氣缸分四列錯開角度布置,形體緊湊。
氣門數:國產發動機大多采用每缸2氣門,即一個進氣門,一個排氣門;國外轎車發動機普遍采用每缸4氣門結構,即2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提高了進、排氣的效率,同時氣門的重量也減小,有利于提高發動機轉速和功率;國外有的公司開始采用每缸5氣門結構,即3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主要作用是加大進氣量,使燃燒更加徹底。氣門數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氣門確實可以提高進氣效率,但是結構極其復雜,加工困難,采用較少,國內生產的新捷達王以及AUDI的部分車型就采用五氣門發動機。
排氣量: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于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排量的總和,一般用升(L)來表示。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氣量密切相關。
最高輸出功率:最高輸出功率一般用馬力(PS)或千瓦(KW)來表示。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同轉速關系很大,隨著轉速的增加,發動機的功率也相應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轉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一般在汽車使用說明書中最高輸出功率同時用每分鐘轉速來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鐘5000轉時最高輸出功率100馬力。
最大扭矩: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現在發動機的中、低轉速范圍,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反而會下降。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