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引擎后輪驅動的汽車驅動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FR。很明顯,這種驅動方式的汽車需要有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把位于車頭的引擎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輪--即后輪,這樣對于一般的車子,好像面包車,車身就比較高了,因為要在車的底盤下放置傳動軸;而對于轎車來說,為了維持低底盤的特性,只好讓傳動軸凸進車廂,犧牲內部空間來換取舒適性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了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本身亦會消耗一部分動力,這都是FR汽車的缺點。
而FR的有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車身的重量分布上更容易做到前后軸平衡,雖然引擎是至于前軸之上,可是變速箱已經位于前軸的的后面了,而后軸還有差速器(即尾牙)等關鍵部件,所以對于整車的平衡來說要較MR,RR,FF更加容易做到。阿爾法·羅密歐的75就曾經試過把變速箱和差速器一并放到后軸上,來平衡前后軸的重量。
上一次我們講過,當車子啟動的時候,重心會自然的向后移動,這樣驅動輪在后面,會比前輪驅動的車子效果要好。雖說引擎置于車頭較重,可是加速的時候重心會后移,所以重心又回到驅動輪的后軸上,這樣起步與加速就爽快多了。同時,FR汽車的循跡也會比FF汽車強,因為FR汽車的動力輸出在后輪,轉向控制在前輪,兩者各司其職,不會出現FF汽車的扭力轉向問題。在轉彎又同時加速,FF會較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相關文章:
·傳動系統專題一、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