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點軍橋邊交警破解農村道路“躲貓貓”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在如同蛛網般的農村道路上,肆意穿行的無證摩托車、非法營運的家長合租式學生運輸車,長期和民警上演著一幕“躲貓貓”劇情。
自宜昌市交警支隊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開始推行“網格化”管理之后,“望天收”的松散式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何運用更加標準化、精細化的科學管理一直是橋邊交警需要正視的管理難題。
以“放管服”為推手,逐村清理“黑”騎手。
“以前我們挨家挨戶的上門登記無證摩托車,人家還不愿意,看見住戶門口停著車子,結果一問戶主還說是別人停的。”路長朱波如是說。
考慮到上述原因,橋邊交警中隊主動作為,讓駕考進村,并將此形成機制。在此同時,中隊以“放管服”為推手、以村委會為基礎、以“路長”為紐帶,借車管下鄉服務報名登記的契機,摸清各村無證駕駛底數,逐步推動鄉村無證駕駛員“參考轉正”。
第一次入村,不到一個小時,就有42名無證駕駛的村民自行前往車溪村村委會進行登記,黃家嶺村委會也在一小時內登記38人,新村村委會一天登記128人,大量的無證駕駛員主機的上門進行登記,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顯示,僅土城鄉就有1062名無證駕駛員,之所以處于無證駕駛狀態是基于三個方面原因:1、經濟發展落后,許多駕駛員無力承擔報考費用和摩托車保險費用;2、距離城區較遠,嫌麻煩不愿自行前往交警大隊進行考試;3、許多村民文化水平較低,不會上機操作,駕考科目一便將其拒之門外。
以村組、路段為脈絡,逐個銷號“黑”隱患。
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交警中隊的中心工作之一,但是只上報不整改也是慣性動作。
等政策、等計劃、等經費,讓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治理工作陷入被動。龐大的隱患存量和滯后的經濟發展成了最尖銳的矛盾,甚至有時還要靠個人關系才能將極其危險的安全隱患排在整改計劃之中。
為了改變現狀,打破僵局,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作為,橋邊交警中隊根據每個村組、每條在建道路、每種隱患模式,分批分類的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臺賬,理清隱患存量,推進隱患臺賬的銷號工作。然后將不同路段與類型的安全隱患的治理監督工作交給路長,按固定時間節點進行上報,中隊根據整治情況制作情況通報,定期向點軍區政府、點軍大隊、土城鄉、橋邊鎮政府匯報。給危險隱患的治理工作讀取進度條,倒逼責任單位的整改工作。目前,土城鄉轄區已經排查出各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410處,整改治理34處,發出隱患排查通報24份。
以村委會廣場為基石,全面建立安全宣傳陣地。
橋邊交警中隊因地制宜,扎實推進能夠落到實處、落地有聲的宣傳工作,能夠起到讓人醍醐灌頂、震撼心靈的宣傳工作。
自宜昌交警支隊推行“交警網格化”工作以來,中隊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打破常規、轉變思路,以村委會宣傳長廊為基石,在14個村建立14處交通安全宣傳陣地。
在交通安全宣傳櫥窗與展板上,張貼自己存村民在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或者嚴重交通違法案例,以身邊人的親歷事,既起到教育身邊人的效果,又起到違法曝光引以為戒的作用。目前,共張貼重點違法處罰案例18起,典型交通事故案例 24起,公告4份。
目前,已有近200人通過村組為單位的車管下鄉服務取得了機動車駕駛證,預計在2020年6月前能夠全面清除無證駕駛亂象。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宜昌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