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保險安全碰撞測試 馬自達亮了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馬自達次世代 MAZDA3 昂克賽拉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拿到至高「G」評價。
在剛剛過去的「C-IASI中國汽車保險安全指數」(中保研)碰撞測試中,長安馬自達次世代 MAZDA3 昂克賽拉以6項至高「G」優秀評價刷爆朋友圈。而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其絲毫未變形的A柱和駕駛艙更是彰顯出一身「錚錚鐵骨」,拿到至高「G」評價,為同行和對手樹立了「堅硬」的榜樣。繼在北美「IIHS」拿到「Top Safety Pick 」至高安全評價后,「創馳藍天車輛架構技術(SKY-VA)」再次證明了在車身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與造詣。
[左上:次世代 MAZDA3 昂克賽拉
經過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之后A柱未變形]
汽車A柱的重要性是什么?
A柱,是汽車左前方和右前方連接車頂和前發動機艙的連接柱,在發動機艙和駕駛艙之間,左右后視鏡的上方。因為位于駕駛艙的最前方,當車輛發生正面撞擊時,沖擊力會迅速通過前保險杠、發動機艙邊梁、縱梁傳遞給A柱,所以A柱是支撐駕駛艙結構強度的首道城墻,A柱強度越高,車身抗撞擊能力越強。
[后視鏡上方位置即為A柱]
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有多可怕?
顧名思義,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是對主駕駛位或副駕駛位正面25%(即四分之一)寬度位置進行時速60km以上碰撞。在C-IASI之前,世界范圍內的主要碰撞測試機構中,只有北美「IIHS」針對車輛進行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2019年12月25日,C-IASI對外宣布在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重慶測試基地完成了國內首次乘員側正面25%偏置碰撞公開演示試驗。隨后,市場上幾款暢銷車型均在此項目上「顏面大跌」。至此,正面25%偏置碰撞這面A柱「照妖鏡」正式進入國內消費者視野。
目前,大部分碰撞測試機構采用的都是40%偏置碰撞(即撞擊車頭正面五分之二的寬度面積),雖然與25%偏置碰撞只有15%的差異,但二者對于撞擊力的傳遞路徑完全不同。在40%偏置碰撞中,撞擊力通過前防撞梁總成、發動機艙縱梁、發動機艙邊梁傳遞到乘員艙底部縱梁,底部縱梁通過潰縮吸收大部分撞擊力,然后再傳遞給兩邊A柱;但在25%偏置碰撞中,前防撞梁總成、機艙縱梁這些承力部件均被避開,撞擊力傳導路徑變為:前防撞梁一端—發動機艙左縱梁—左側A柱/駕駛艙。不難看出,少了機艙底部縱梁和另一側A柱的「幫忙」卸力,單憑一側縱梁和一支A柱承接巨大的沖擊力,乘員艙岌岌可危。所以,作為乘員艙后一道防線的A柱越硬,乘員艙內駕駛者的安全系數就越高。
創馳藍天車輛架構技術為何這么「剛」?
次世代 MAZDA3 昂克賽拉所采用的「創馳藍天」車身架構有著「直線化」、「連續化」「多路徑」的特點,能夠使撞擊力多方向、順暢的從前到后分散傳導。此外,車身地板增加點焊數量,環狀車身采用「膠接點焊」工藝。大幅提高高剛性鋼材使用比例,打造高剛性的輕量化車身。
全新世代創馳藍天車輛構造技術(SKY-VA)的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車身采用了全球首度開發的1,310兆帕(Mpa)級高張力鋼材冷成型部件,車身590兆帕(Mpa)以上高抗拉強度鋼材使用率高達54%,位列同級別一。A柱鋼材硬度達到1180兆帕(Mpa),駕駛艙前部鋼材更是達到1310兆帕(Mpa)。巧妙的車身結構設計,配合高剛性車身材料,方能從容應對25%偏置碰撞。
C-IASI中國汽車保險安全指數碰撞測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