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車陣營群雄混戰 歐美車系全方位PK
根據2013年1月份的豪華車市場關注度調查顯示,58.8%的消費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歐系ABB陣營中,但是豪華車市場是不是非ABB(奧迪、寶馬、奔馳)不可呢?2013年年初,凱迪拉克XTS逆市而動,高調走入我們視野 ,將人們的注意力慢慢由歐系ABB拉回到美系雙C(克萊斯勒、凱迪拉克)上。難免令人想起去年克萊斯勒300C(詢底價|查參配)提出“非同質化”主張,以新美式豪華主義典范之作切入市場的時候,同樣帶來一股暗潮涌動。如今歐美車系的對決再次成為豪華車市場的盛宴,但這次,并不止于商品優勢的比拼。
動力——豪車之華山論劍
盡管豪華舒適是豪華車用戶的主要需求,但縱情駕馭也是他們不愿丟棄的樂趣,其中,發動機動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這一樂趣的大小。作為美系豪華車的創新代表,全新進口克萊斯勒300C搭載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十佳發動機”稱號的Pentastar® 3.6L V6發動機,以高達210Kw的最大輸出功率,獲得了7.7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和240km/h的最高車速。在同價位同級別的歐系ABB陣營中,動力最為出色的寶馬525Li,在比克萊斯勒300C輕了近100公斤的情況下,百公里加速僅以0.1秒的微弱優勢勝出,但其160Kw的最大輸出功率與310N·m的最大扭矩均遜色于克萊斯勒300C。美系豪華車在動力上以狂放的“馬力”與“均衡”制勝的歐系形成了鮮明對比。
舒適——豪車之卿家必爭
豪華車之對決早已拋棄了傳統的價值觀念,舒適性與彰顯個性日益被提上日程。內飾方面,準豪華車車主們更加在意的是點滴之間的細節。
克萊斯勒耗資10億美元打造的全新克萊斯勒300C,不只擁有多項領先科技,更以意式奢華宣告其“全球十佳內飾”稱號的眾望所歸。克萊斯勒300C內飾采用意大利頂級皮具品牌Poltrona Frau打造,純手工縫制的Nappa全粒面真皮縫制座椅,雙色相間,手感軟硬適中,以往這只能在百萬級的瑪莎拉蒂和法拉利上才可以看到。而ABB中以豪華見長的奔馳只是小心翼翼的將Nappa真皮用于方向盤與換檔桿,只在E級價格近80萬的旗艦車型中大面積使用。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車內音響系統上。克萊斯勒300C全系標配的harman/kardon頂級音響與7.5聲道的LOGIC7® 環繞立體聲處理系統,也只被奔馳用于其E級旗艦車型。而300C所采用的19個Greenedge®高保真揚聲器則是同級最多,也令ABB們相形見拙。
文化——豪車之內外雙修
除了硬件上的差別,不同的文化背景,也造成美系、歐系汽車不同的價值取向。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很難對比界定出兩種文化的伯仲之分。
回溯汽車文明歷史,盡管歐洲是汽車的誕生地,美國卻是汽車的普及之所。而美國的文化,從某些意義上來說是歐洲文化的一種延伸,但又獨具特色。相較于歐洲人重視傳統嚴謹的精神,美國文化有了更多的寬容性,更加提倡冒險與開拓,并且富有創新的精神。也正是因為少了歐系那種條條框框的約束,美系汽車才變得如此人性化與奢華,鑄就了美系豪車“豪華、氣派、高性能”的典范。
當下,中國豪華汽車的消費者,早已不再把汽車視為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越發的關注座駕是否與自己期待的生活方式相符,是否是自己喜愛的個性風格。因此,除了性能配置等物性因素,品牌背后的精神、機械被賦予的氣質內涵也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其實不論是歐系還是美系汽車,傾注點的區別無非是理性與感性之分,歐系文化更加偏重理性,更適合嚴謹治學的人,相反,美系文化的感性至上,更適合具備一定藝術氣質以及追求真我的人。
未來,美系和歐系之爭,PK的也將不再僅僅是機械部件,進一步對比的將是美國和歐洲背后的精神與文化。時代風尚的轉向、購車人群的日益年輕化等因素都很可能為美系對歐系的再度逆襲創造時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