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成為全球能源過渡轉型焦點 格羅夫推進氫能源2.0時代到來
在氣候變化與一次能源逐漸枯竭的背景下,全球能源轉換與變革正在加速進行。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里,全球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燃料)的消費增長速度,遠遠快于整個能源消費,全球能源消耗正從以煤炭和石油為主的系統,轉變為以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系統。
在向可持續能源的過渡過程中,風能、太陽能和生物燃料正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但業界普遍認為,氫能源是可以同時解決資源與環境約束的二次能源載體,是替代石油、天然氣化石能源、實現國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的有效路徑。大力發展氫能源不僅能夠解決我國石油天然氣“卡脖子”的問題,推動實現國家能源安全,同時也可以幫助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加速前進。
“如果說化石能源是1.0時代,那么下一個將影響人類經濟發展和生存環境數十年或上百年的氫能源2.0時代正在到來。”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郝義國在上海國際車展格羅夫中極品牌發布會上說。
實際上,在未來能源戰略的規劃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采取措施支持發展氫能源。2017年,日本推出了一項基本的氫戰略,旨在促進更廣泛地使用氫。同時,美國也通過特殊的氫與燃料電池計劃,資助多個專注于氫與燃料電池技術的項目,試圖解決缺乏基礎設施和技術解決方案等障礙。而我國則在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并支持新能源汽車、儲能產業發展,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實施。
在全球范圍內,促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是現階段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的主要方向,以氫作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低碳出行的選擇,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例如,2018年,阿爾斯通公司在德國啟動了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電池列車的商業化運營。而在國內,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則在2019年成功研制中國第一臺氫能自主品牌乘用車,實現我國氫能產業在交通領域應用的重大突破。但從節能減排以及使用成本角度考慮,商用車顯然是當前氫能應用的更佳領域。因此,格羅夫基于多年來在全功率氫能動力系統的研發實力,全面進軍商用車領域,并已經推出了即將量產上市的兩款車型。
“格羅夫做氫能汽車是從0到1的過程,我們專注于全功率氫能動力系統的研發,致力于全新正向研發,在自主技術專利的布局全球領先,整車關鍵性能指標具有全球競爭力。”在氫能汽車領域,郝義國董事長認為格羅夫已經憑借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布局在業內率先占位。實際上,格羅夫全新推出的兩款商用車所具備的強大產品力,已經讓格羅夫在氫能汽車這個全新領域登上了更高位置。
在2021上海車展期間,格羅夫全球首發量產49噸氫燃料電池6X4半掛牽引車中極-天樞、4.5噸氫能高端城市物流車中極-天璣。動力更強、載氫量大、百公里耗氫量更低、續航里程更長等優勢,讓格羅夫氫能商用車呈現出“多拉、快跑、好省”的強大產品競爭力。而在車輛配置、零部件、動力性能及安全保護等方面,這兩款商用車更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尤其在續航里程和百公里耗氫量這兩項關鍵性能指標,具有全球領先的市場競爭力。
相比國內諸多車企紛紛發布氫能戰略,格羅夫率先將氫能汽車推向市場,實現商業化落地,顯然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然而,在這個全新的領域,轉型的帷幕才剛剛拉開,在全球能源革命的背景下,格羅夫已經構筑了自己的技術護城河。那么,面向未來,格羅夫又將如何發展?對此,郝義國董事長認為,中國憑借巨大的市場、人才和技術積累,有機會誕生一兩家世界級氫能汽車品牌企業。而格羅夫應氫能時代而誕生,將是氫能汽車時代全球引領、最具投資價值的氫能汽車企業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周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