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給大家:一些買車的小感悟,靈感來自摩卡
【太平洋汽車網 車市新聞】30多歲的我,家里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雖然已經有了一部代步的車子,可是那還是前幾年的款式。且不說空間無法滿足家庭成員增加帶來的不便,單單就是這個內飾和外觀方面也有些跟不上潮流。所以,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換一輛經濟條件允許的新車,一定要空間足夠大。然后,外形方面更時尚點,大氣一點。
選擇摩卡是因為以下這么幾點:第一,空間大,近三米的軸距給我們加四口人綽綽有余;第二,內飾的用料和設計深得我心,中控區的兩塊屏太帥了,而且用料也特別好,雖然名爵6是我曾經的愛車,但以現在的眼光看就真的不行了;第三預算符合我能hold住,落地24左右拿下摩卡中高配綽綽有余。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摩卡比我以前的車大太多了,我怕自己停不好車......
我身邊有朋友建議我換個合資的,但我必須要為國產車正名,我本身就開了很多年國產車,大問題也沒有啊,所以對于國產品牌我很信賴。再說摩卡這價位的合資不就是途觀L,榮放這幾個嗎,它們的小毛病也不少,配置還不如摩卡豐富,于情于理,選擇摩卡都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不說別的,摩卡這種大氣的風格,途觀L和榮放就沒有。
正面看上去霸氣十足,三顆柱狀的LED日間行車燈也很醒目。這樣的車放在停車場里,氣質能壓倒周邊各種合資套娃臉。
車身超過了4米8,看上去就很大。車身側面沒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東西,但是線條很舒展,看著非常順眼。
摩卡車內的最大亮點肯定是中控這兩塊屏幕,車內的所有按鍵功能都被這兩塊屏幕代替了,所以整片中控區看著就干凈利落。
常用的各種功能都是通過中控屏來進行操作,我打開燈光選項試了一下它的反應速度,有點沒想到的是我認為它的反應速度至少跟我家里的平板電腦一樣快。雖然是設計好看,反應還快,美中不足就是我手愛出汗,所以每次點屏幕吧就容易留指紋,強迫癥患者估計受不了。
摩卡的360度全景影像是真清楚,我剛才還擔心我停車問題,現在來看好像我多慮了。因為它不光是可以顯示車后的視角,車前、車側、輪轂視角等等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水晶檔把在國產車型中并不多見,在豪華品牌中一般也是出現在40萬以上的車型上,但摩卡的價格不過20萬上下。
流媒體后視鏡我太喜歡了,因為它的清晰度實在是太高了,就我開出來的這段路程,等紅綠燈時,我就通過這個流媒體后視鏡,看到了我的斜后方車里副駕上一個美女小姐姐......
國產車的進步,一在技術,二在細節。玫瑰金裝飾的空調出風口看上去就很精致,做工、材質都超過了同價位的合資車。
后排設置了空調出風口,風量很足,試駕時是個大熱天,打開空調不一會兒后排就變得很涼快了。
除了地板有個小小的凸起,摩卡這空間沒的挑了,是真大,既然花了20多萬買車,那就不能憋屈。我178的個子,坐在后排還能翹個二郎腿。我正打算買個汽車床墊放進去,這樣后排就變成老婆孩子的移動床鋪了。
試駕之前,我先讓銷售人員開著跑了一圈。我坐在車內的直覺就是,摩卡的噪音比較小。打開窗戶和關上窗戶完全是兩個世界,銷售人員的同事在車外叫我們,車內幾乎聽不見,他過來拍車門了我們才知道。4S店所在的市場內有很多減速帶,過減速帶時我專門留意了一下,不能說沒有震動,但是震動感很小。我試過不少車,摩卡給我的乘坐感是最好的。
然后就是我親自駕駛上路了,AR-HUD的顯示效果非常好,除了能顯示當前時速,路標限速啥的也都有,但我一邊開車一邊拍照不方便,其實遠比我照片中的視覺效果強,非常有科技感。我專門試了一下紅綠燈前起步,沒有一點“肉”的感覺。因為它的油門反應很靈敏,基本上是隨踩隨有,稍微深踩便能感受到明顯的推背感,我平常不喜歡激烈駕駛,但它的起步速度、加速能力都讓我很滿意。飆車當然不提倡,但以更快的速度起步、加速、超車,還是很有用的。
不試駕不知道,一試駕感覺自己真的是太浪費時間了。這么好的車,早該換了。這種相遇恨晚的事情,居然發生在了買車這件事情上,我想也就是摩卡這樣的車了。無論是從內飾,還是外觀,真的是太亮眼了。買摩卡,就兩個字,超值。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