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從C-IASI比亞迪漢碰撞結果看電動汽車安全觀

    2021-07-01 14:51:29 作者:luozhiwei

      今年4月,麥肯錫發布了《2021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內容顯示:中國消費者雖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在安全等維度上,他們的顧慮卻不減反增。

      安全是電動汽車的生命線,不容忽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電動汽車安全性需要全面提升,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碰撞安全的不同

      純電動車和燃油車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內燃機和變速器變成電機和減速器,而且還增加了巨大的動力電池系統。所以電動車在空間布置、重量分布、高壓電安全、動力電池防護等方面都與燃油車有很大差異。

      一般而言,傳統燃油車的碰撞安全性能是圍繞著車內乘員做開發,而純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性能則要考慮乘員和動力電池包兩個關鍵點。

      這是因為純電動汽車碰撞時不僅會造成車體變形和乘員機械傷害,還可能因為高壓系統的損毀而對乘員造成電傷害、化學傷害、電池爆炸傷害以及燃燒傷害等二次傷害。

      所以,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開發的難度更大,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從C-IASI測試看電動汽車碰撞安全現狀

      截至到目前,C-IASI一共對包括蔚來EC6、小鵬G3、理想ONE特斯拉Model 3天際ME7比亞迪EV等6款新能源汽車展開了碰撞測試。

      從整體成績來看,除了小鵬G3由于低配車型未配備側氣簾的原因導致正面25%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失分未拿到優秀評價以外,其余五款車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兩項關鍵測試中都是拿到的優秀評價。

      可見,中國電動汽車安全性能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表現逐年提升。

      以C-IASI最新一期發布的比亞迪漢EV為例,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比亞迪漢EV乘員艙上部、下部入侵量都是優秀評價,A柱未變形,乘員艙保持了較高的完整性,假人并未受到擠壓傷害。

      資料顯示,比亞迪漢EV前艙采用三段吸能設計,這種結構的好處在于碰撞產生的能量經過前艙的充分吸收后層層遞減,能最大程度保障乘員艙的完整。另外,比亞迪漢EV標配的11的安全氣囊,也是降低了乘員在碰撞中所受到的傷害。

      車身設計講究的是“軟硬兼施”,車頭前艙需要適度的軟,以吸收碰撞能量,而車身中部則要硬,起到充分支持的效果,前文提到的比亞迪漢EV就是在關鍵部位如A、B、C柱等區域進行加強,全車共有43處使用了抗拉強度超過1300MPa的熱成型鋼,保障碰撞過程乘員艙完整性。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高壓電驅系統,比亞迪漢EV在經過側面碰撞以及25%偏置碰撞后,也沒有出現漏液起火等可能威脅駕乘人員安全的現象,“電安全”得到證明。

      這也得益于漢EV搭載的刀片電池通過高壓標識、主被動放電、絕緣耐壓、絕緣電阻、絕緣檢測、產品和連接器防護等級6層防護設計,以及熔斷器、高壓互鎖、碰撞斷高壓、接觸器及燒結檢測、電池安全管理5層防護設計,形成的11層多重防護。

      電動汽車碰撞安全研發的難點與趨勢

      看了C-IASI歷年來測試的純電動汽車成績,可能會有讀者會誤認為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研發沒有難度,實則不然,電動汽車碰撞安全性能開發著實是一門十足的技術活。

      在純電動汽車的碰撞事故中,動力電池受到撞擊和擠壓引起變形,電池芯體有可能發生熱失控起火;電池包內部其它部件在碰撞中也可能會受到擠壓和沖擊,有發生短路甚至起火爆炸的危險;電池包內部高壓線纜和高壓器件在碰撞時容易被刮破或者扯斷,有可能短路起火,也有可能造成電擊傷害,因此電池的防護成為重中之重。

      從整個行業看,車企習慣把電池平鋪在整個底盤上,因此需要通過底盤結構設計來對電池兩側和前后進行保護,以實現良好的碰撞安全性能。

      以比亞迪漢EV為例,通過采用大截面的高強門檻+四道橫梁配合電池包與門檻之間的安全空間,預留了充分的緩沖余地,對電池形成有效保護。

      除了車身結構對電池形成的保護外,我們還需要從電池本身的結構入手,比如前段時間廣汽埃安推出的彈匣電池,相當于是給電芯額外加一個類似“彈匣”的外殼進行保護,安全性更高。

      再比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采用創新的造型結構和制造工藝,既是能量體也是結構件,大幅提升單位能量密度的同時,安全性能也上了一個臺階。

      去年比亞迪發布了引起行業熱議的刀片電池針刺實驗,它是采用5mm直徑的鋼針,以(25±5)mm/s的速度,從垂直于電池極板的方向貫穿刀片電池的幾何中心(實驗所用電池SOC為100%)。從視頻資料來看,刀片電池在被鋼針穿透后,穿刺位置沒有火花、煙霧或電解液噴出,表面溫度在30-60°之間,在鋼針停留在電池中1小時后,電池不起火、不爆炸,順利通關被譽為動力電池“珠穆朗瑪峰“的針刺實驗。

      未來,電動汽車碰撞安全研發主要還是在電安全方面,一方面是電池供應在原材料的選擇上會開發出更安全的配方,另一方面是車企在整個Pack的物理防護層面以及熱管理層面更加完善。

      電動汽車安全購車消費建議

      根據互聯網的新聞報告統計,2020年我國發生了數十起新能源汽車事故,其中絕大部分與自燃有關。

      自燃只是表象,熱失控才是更深層的里因,可能導致熱失控的情況主要包括機械濫用、電氣濫用和熱濫用,其中機械濫用通常可能是因為發生碰撞事故所引起,所以才會做針刺、碾壓試驗等相關測試,這對于考驗新能源汽車在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能十分有必要。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新能源汽車由于多了這套高壓電驅系統的存在,所以在碰撞中更需要對這種關鍵結構進行更多的考量,避免因為電驅系統的漏電、起火、爆炸等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選購新能源車型時應該盡量選擇質量有保證、經過正規機構測試碰撞合格的車型。

      寫在最后:

      當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政策的支持以及消費者認知的改變,促使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路拔高。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安全問題始終像一朵烏云漂浮在上空,時不時對行業來一個下馬威。而對于國內的新能源企業而言,需要涌現出更多如比亞迪這般的品牌,堅持住安全底線,才能在這場白熱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