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林:跳出新造車邏輯陷阱 消費需求才能定義汽車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烏鎮互聯網大會,那些百年汽車品牌,成為新汽車“攻擊”的對象,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那些總提百年汽車品牌的企業是躺在史冊上睡大覺,沒有未來。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 CEO袁小林對此不以為然,他質疑:“為什么講智能化故事的初創企業,就可以比一個扎扎實實生產車,給客戶提供服務的傳統品牌估值更高?”
此輪造車浪潮被互聯網出身的創始人“忽悠”得上道了,企業估值已和規模、傳統技術關系不大。針對目前流行的軟件定義汽車、場景定義汽車提法,袁小林表示,軟件、場景定義不了汽車,應該是消費者需求定義汽車、商業規律定義汽車、科技發展定義汽車。
袁小林的三點定義汽車提法是一種底層邏輯思維,顯然跳出了新造車的思維“陷阱”。他指出,軟件定義汽車僅僅是是工程師思維,對于當下聚光燈下的各式功能配置,必須看清是否是客戶需要的,如果客戶沒有這種需求,那將是沒有意義的,這一準則將成為智能時代衡量各種新技術的前提。
例如在沃爾沃引以為傲的安全領域,沃爾沃相信安全是出行的基礎,與時俱進提升安全技術是沃爾沃的使命,顯然沃爾沃要熱情擁抱智能科技,智能科技并不姓豪華或姓新汽車,它屬于這個時代。袁小林認為,智能反映的是科技進步,無論叫什么名字都是科技進步在出行領域的體現。
在汽車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當下,各種技術、路線、思路百花齊放,軟件定義汽車當然要從用戶需求出發,造車當然也不能僅憑PPT和趨勢驅動,背后的所有發展當然也需要科技來推動,袁小林用樸素的底層思維指出目前新汽車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對于新汽車一些“激進”的技術路線,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方面頻頻出現問題的當下,袁小林表示,品牌不能讓客戶冒著生命危險去給智能駕駛攢數據,更不能讓客戶冒著生命危險做任何關于汽車的事,這也是沃爾沃的態度和堅守。
袁小林表示,事實上包括沃爾沃在內的豪華品牌在觀念上并不遜于造車新勢力們,只是以安全起家的沃爾沃有自己的性格和堅守。沃爾沃不僅僅重視汽車本身的安全、智能安全,還重視電池安全、法規安全、信息與用戶隱私的安全、甚至是氣候可持續的安全等,這些都與智能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并將影響品牌在未來的性格。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