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車聯郭杏榮:自動駕駛落地的“蘑菇模式”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10月18日,蘑菇車聯CTO郭杏榮參加2021中關村智能網聯汽車國際創新論壇,發表主題為“創新技術和公共服務推動自動駕駛大規模落地”的演講,分享了蘑菇車聯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的“蘑菇模式”。他表示,蘑菇車聯要用創新的科技去讓交通出行變得更加安全、高效、舒適。
蘑菇車聯CTO郭杏榮論壇分享
過去10年來,自動駕駛已經走到了技術驗證階段,很多企業打造了自動駕駛產品,但卻受困于如何進行商業化運營。
而蘑菇車聯已經進入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落地階段,這就是蘑菇車聯的“衡陽模式”。
今年3月,蘑菇車聯和衡陽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誕生了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項目。項目投資5億元,將對城市道路進行智能化改造,投入包括Robotaxi、城市巡邏車、清掃車、公交車等自動駕駛車輛,并建立智慧城市交通云平臺進行運營管理。
“安全以及成功的商業模式,是自動駕駛接下來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兩大核心命題。”郭杏榮表示。蘑菇車聯"車路云一體化"的方案在衡陽落地后,今年9月再次與鶴壁市簽約,“蘑菇模式”進入復制階段。
郭杏榮表示,信息交互的全面性和及時性是決定自動駕駛安全的兩大關鍵因素。目前,單車智能已經能夠解決95%的安全問題,但仍存在感知距離有限、無法應對感知盲區、光線或天氣變化、不規則道路等問題,從而容易導致安全事故。郭杏榮認為,自動駕駛要實現更高的安全性,不僅要依靠單車,還要借助路端、云端的協同。
“我們道路交通系統可以去向其他交通系統學習一下。”郭杏榮表示。以民航飛機、高鐵為例,二者都具備自動駕駛能力。除了自身感知之外,民航有塔臺,高鐵有各級車站和軌道信號系統,都有中央控制大廳去做自動化控制。郭杏榮認為,無論是飛機還是火車,都具備“車路云一體化”系統,這也或將是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路線。
據郭杏榮介紹,蘑菇車聯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單車智能,即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第二部分為路測設施,如激光雷達、攝像頭,以及能夠進行數據處理的邊緣計算器等,這些設備可以彌補單車感知的不足;第三,打造智能交通的云平臺,大范圍進行交通數據處理以及預警,智能地預測和調度整個城市的交通,提升出行效率。
論壇現場的蘑菇車聯Robotaxi
在“車路云一體化”自動駕駛系統中,三端信息的及時互通同樣至關重要,即實現信息的及時性。據郭杏榮介紹,蘑菇車聯整套系統架構從路側感知到車上決策,時間已經可以控制在100毫秒以內。正常情況下人的應急反應時間一般在500毫秒,100毫秒已經超過人類的極限反應時間。
基于更全面的信息和更及時的決策,“蘑菇模式”為自動駕駛的安全提供了當下最優解的方案,也正是如此,今年3月蘑菇車聯開啟了當下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項目。
蘑菇車聯自動駕駛車隊
郭杏榮表示,基于這樣的項目,企業一方面可以發揮商業價值,比如對傳統行業的升級,為當地帶來更多業態,提升整個城市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將創造社會價值,比如解決環衛行業用工短缺的問題,而整個城市的交通升級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為他們帶來更多獲得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