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創新+數據安全 特斯拉的“中國信心”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10月25日,備受期待的特斯拉上海研發創新中心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數據中心均建設落成,并于近期投入使用。這不僅意味著特斯拉中國本土化進程再進一步,同時也是特斯拉海外研發的一次全新探索。以此為依托,特斯拉將帶來更加契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為跨國企業全球化發展帶來新思考和可持續動力源泉。
特斯拉大中華區總裁朱曉彤表示:“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過程中,特斯拉一直踐行深耕中國市場的承諾。研發創新中心落成不但推動特斯拉步入全新的中國本土化進程,同時也為行業提供了本地化人才培養范式,進一步加速中國智能汽車正向研發體系繁榮。”
按照《上海市數據中心建設導則(2021版)》相關要求,特斯拉已經完成數據中心相關審批備案要求,并建成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數據中心,用于存儲工廠生產等中國運營數據。這不僅是臨港新片區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的又一新成果,也是特斯拉為中國新能源行業、汽車產業發展做出的創新性探索與嘗試。
從0到1 特斯拉首家海外整車研發中心
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人才培養,一直是特斯拉本土化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目前,特斯拉已經培養起從一線操作人員,到技術尖端人才,再到新能源行業管理人才的全產業鏈人才儲備,這些人才不僅僅為特斯拉的發展做出貢獻,通過人才流動,也活躍在中國新能源行業隊伍中,甚至在國際舞臺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作為特斯拉首個設立在海外、以整車開發為基礎的研發中心,包括軟件、硬件、電子、材料、動力及能源工程團隊。特斯拉上海研發創新中心不但會將本土化戰略再度升格,也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已經接軌國際。
據了解,研發中心共設置28個實驗室,現階段專注于特斯拉在華軟硬件、流程和技術的開發工作,同時承擔中國市場的應用適配和標準測試,并參與全球AI機器學習的相關研發工作。其中,低壓電子實驗室、固件實驗室、材料實驗室是該研發中心三個頗具代表性的中國本土化研發團隊。
低壓電子實驗室聚焦于汽車智能化方面的各項創新,為特斯拉產品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提供了強力技術支撐。固件實驗室則專注于軟件研發層面,除了產品層面的軟件開發外,還實現了零部件、整車及產品運輸等多方面有效驗證,為工廠的起步、量產和快速的產量爬坡提供有力支持。材料實驗室同樣是上海研發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并實施了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機械測試和揮發性有機物測試4個專業方向,全面協同研發各領域進行開發測試。
特斯拉中國團隊還自主研發了特斯拉首個電子零部件產線組裝模擬系統,能夠直接模擬總裝線上上百個電子零部件的組裝過程,以確保車輛不斷升級的固件版本始終能夠在生產線上表現正常。通過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有效降低成本。未來,該系統也將在特斯拉柏林和美國得州超級工廠投入使用。同時,材料實驗室還擁有特斯拉全球領先的揮發性有機物測試分析中心,得益于特斯拉建立并實施了高于同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測試和管控標準,Model 3車型在各項揮發性有機物測試中取得優秀成績,已經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汽研“健康指數年度推薦車型”。
另外在全球范圍內產生重大影響的芯片短缺危機中,特斯拉研發團隊快速迭代,在短時間內對部分軟件程序進行了有效調整并充分驗證了其可靠性,極大程度上緩解了芯片短缺帶來的壓力。未來,特斯拉上海研發創新中心還將圍繞整車、充電設備及能源產品等進行更多原創開發工作,發展成為與美國研發中心同等規模的綜合型研發中心。
打破桎梏 特斯拉為數據安全開“新局”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曾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強調:“隨著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車輛數據安全尤為突出,我們認為有必要采取技術措施來消除公眾擔憂。”隨著智能汽車的快速普及,數據安全已然成為關系到國家利益與個人信息安全的行業發展關鍵之一。
據《科技日報》報道中數據顯示,隨著自動駕駛及網聯技術的升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2025年市場滲透率將達到75.9%,海量數據的產生與流轉也已成為業界“新常態”。特斯拉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探索,為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的數據安全保護提供了思路與參考。
正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說,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智能汽車行業會在邊界明確、方向清晰以及企業自主管理、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發揮的情況下,有效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從而形成信息安全、技術進步協同發展的良好趨勢。
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數字化領導者,孕育著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此時代背景之下,同時開通研發創新中心和數據中心,更彰顯了特斯拉的“中國信心”,研發創新無疑也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再添強勁活力。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泉州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