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俗稱為“電子狗”的反雷達測速裝置最近在我市熱銷,許多出租車、私家車甚至公車都安裝了這一裝置。安裝上“電子狗”,汽車能提前捕捉到雷達信號,提醒車主“前方有測速”,使車主避免因超速被逮。那么,用“電子狗”對抗“電子眼”是否合理?晚報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及有關人士。
商家:更新換代太快了
嘉興一家汽車美容店老板告訴記者,這種還沒有手掌大的儀器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等模式可供選擇,在600米之外就可以測到“電子警察”即“電子眼”發射的雷達信號。“電子狗”大多為日本、臺灣等地生產,單價600元至3000多元,最近非常暢銷。
據一汽車裝飾美容中心經理章堅松介紹,近期這種“電子狗”每個月都可以售出幾十個,而且市場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不過這種產品更新換代很快,消費者應該有風險意識。”章堅松說,從去年上半年“電子狗”進入嘉興市場以來,目前該產品已經到了第五代。由于“電子眼”的系統在不斷升級,“電子狗”也隨之更新,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已經安裝的前四代產品成了廢品。
消費者:買“狗”也有理由
為什么消費者舍得花費數千元前去買個“巴掌”大小的儀器?嘉興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陳先生說,他的兩次違章經歷都發生在海寧市,一次在海寧市政府門前,一次在東西大道海寧收費站。他說,海寧市政府門前的那條道路非常寬敞,在政府大樓附近限速從60公里減到了40公里,收費站附近則一下子從80公里減到了20公里。“這些都是減速非常困難的區域,第一次經過這些路段的車子,違章幾乎百分百。”陳先生說,在這兩起“慘痛”的教訓后,他于一個月前購買了“電子狗”,之后再也沒有因為超速違章。
律師:法不禁止即為許可
“‘電子狗’的出現屬于新事物,法律對此并無規定,法治的基本原則就是‘法不禁止即為許可’,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子狗’的使用應該是合法的。”某律師如此告訴記者。
市民張先生則表示,“電子眼”都設置在容易出現交通事故的路段,“電子狗”的使用可以使司機知道自己正在被測速,因而主動自我約束,遵守交通規則,客觀上減少了交通事故,也達到了交警部門的目的。
交警:“兔子尾巴長不了”
“電子狗”直接針對的就是“電子眼”背后的交警部門,對于它的暢銷,交警部門表示由于目前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斬狗”暫時無法可依。但是,市交警支隊交管科警官仍然提醒市民要謹慎購買。“受到‘電子狗’提醒就小心謹慎,反之則隨意違章,這會造成更多交通隱患!”這位警官分析說,安裝了“電子狗”的車主可能更加肆無忌憚,反正有“電子狗”把關,叫了就正常行駛,離開“電子眼”的視線就開始超速、違章變道,而這種心理肯定會造成事故。
另外,據該警官透露,目前在市區用于監督超速、闖紅燈、違章變道等違章行為的“電子眼”有雷達感應、線圈感應和視頻抓拍三種形式,而“電子狗”能測出的僅僅是雷達感應的信號,對另兩種形式只能“干瞪眼”!
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沈根生則告訴記者,目前320國道、07省道等嘉興境內主要公路正在籌備建設全程的視頻監控。“建好后,這些‘電子狗’就全部失效了。”沈根生說。
據交警部門介紹,正在擬訂中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 草案 中已經有了禁止安裝“電子狗”的規定,所以“電子狗”已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