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市二手車市連連感受寒流
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重要城市的二手車交易量逐步下滑
即便8月底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二手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來規范二手車消費操作環節的新規范,但一個多月過去了,張全仍然覺得冷清的生意沒好到哪兒去。
張全是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一家經紀公司的老板,自從今年5月份開張那天起,生意一直不見紅火。張全納悶:“眼見去年市場里幾乎每家經紀公司都賺翻了,怎么自己這店兩天都不開一次張?”
跟張全一樣,在這個全國最大的二手車市場里,成百上千家經紀公司正遭遇著二手車市場的寒流。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的二手車成交量增幅僅為7%,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高達40%。
業內人士認為,二手車市場正在進入行業結構調整期,行業利潤更低以及競爭更加激烈,想從二手車市場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二手車市轉淡
雖然每年的6月初至8月底是二手車交易量的淡季,但是今年這個淡季尤其明顯,不僅提前到5月中旬,而且結束的時間更是延遲至9月中旬。眾多經紀公司雖然有淡季的心理準備,但出現今年這種門可羅雀的場面,還是出乎了大家的預料。
交易量下降的結果直接導致庫存的增加,張全的店里待售的各款舊車已將近20輛。據他介紹,8月總共才賣了20多輛車,比7月少了將近一半。張全正準備再次調低庫存車的賣價。
實際上,二手車市場里的車輛交易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跳水,桑塔納、桑塔納2000、夏利、奧拓等“多年不降價”的老款暢銷車型,從7月份開始出現價格松動,捷達降幅接近5000元,而夏利、奧拓也有2000元以上的降幅,“這是多年不遇的情況。”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市場總監王萌告訴《財經時報》。大多數經紀公司現在不是為收不到車發愁,更多的是在想如何把手里的舊車賣出去。
即便車價進一步降低,但從北京舊機動車市場的統計來看,8月份的交易量仍然不見攀升,比慘淡的7月份還低了4個百分點。在上海,也出現了同樣的場面,據統計,7月上海二手車交易量為18344輛,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4%。無獨有偶,成都、廣州等重要城市的二手交易量也出現下滑。
受新車降價影響
新車價格的下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二手車市場的繁榮。“今年3月份以及前不久的新車價格大戰和降價風暴,增加了消費者的持幣待購情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分析道。
從今年3月份開始,東風日產、上海通用、東南汽車、東風雪鐵龍、富康、奇瑞等多個品牌陸續進行了官方降價,加上各品牌經銷商私自的調價行為,降價風暴席卷了中級轎車市場和經濟車領域,涵蓋范圍從4、5萬元到30多萬元多個價格區間,降價幅度少則萬元左右,多則3、4萬元。而二手車市待交易的車輛檔次基本與調價的汽車檔次范圍相當,新車的降價逐步縮小了新車市場和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差。
幾輪降價之后,以新車市場上一汽大眾一款售價僅七、八萬元的新車為例,幾乎接近二手車市一年期同一款車的出手價,在價格差縮小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多次比較后最終還是傾向于選擇新車。“新車市場不斷有新款上市,這與二手車市相對較少的款式相比也是一大優勢。”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舊機動車交易中心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在此影響下,一部分經營者為了防止由于新車價格大幅度下跌造成二手車價格加速貶值所帶來的經營風險,主動縮減了經營規模,對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增長造成拖累。“羅磊告訴《財經時報》。(本報記者 劉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