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汽車、制定“路書” 春節自駕車游全攻略
春節就要到了,很久沒有放松心情的人們都想趁此機會外出走走,感受一下祖國名山大川的氣概,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走進大自然的懷抱。自駕車旅游便成了眾多人的首選。隨著汽車走進千家萬戶,自駕車出游以其方便、快捷、輕松、靈活、時尚,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汽車自然成為自駕游中重要的伙伴。所以長途旅行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的愛車,做好出游準備,就成了重中之重。
檢查汽車
■輪胎:主要看輪胎的磨損程度,該換就別湊合;胎壓,一定要保證正常,過高過低都很危險,備胎也一定要保持良好!
■蓄電池:電壓是否正常,電解液面是否正常,蓄電池有無破損,別小看了它,如果它不工作,你的車就像是一堆廢鐵!
■燈光:左右轉向、遠近光、剎車、前后霧燈、儀表盤燈、地圖燈、車門指示燈,它們是行車時你與他人交流的語言,夜晚還是你的眼睛,所以直接關系到你的行車安全。
■剎車:剎車片的磨損程度,剎車盤的好壞,剎車是否跑偏、發肉,它是你令行禁止的關鍵!■各種液面的檢查:包括機油液面、防凍液液面、剎車油液面、助力轉向液面、齒輪油液面、電解液液面、玻璃清潔液液面,缺一不可。
■發動機:這個可能比較專業,發動機運轉是否良好、火花塞工作是否正常、點火是否正常,老手可憑經驗判斷,新手最好到專修店看看。
制定“路書”
根據地圖和走過該條路線的朋友所提供的情況,做到對路況、飲食、住宿、加油站等所在位置心中有數。這樣可以讓您對所需時間、路途費用有一個大概的估算,還能減少不必要的花費,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和燃油。除此以外,在路上還要多方與當地人聯絡,比如吃飯、住宿時,要掌握最新資料,有必要時重新調整“路書”。
途中開車技巧
合理安排行車距離可以防止疲勞駕車,讓您保持充沛的體力。這里建議您的日行車里程為高速公路在300至400公里左右,普通公路在200至300公里左右。
另外,要隨時注意車輛各種運行狀況,做到一聽:聽發動機運行的聲音;二看:看監測儀表;三聞:聞電線、離合器、剎車片是否出現異味。在每次途中休息時,您應環繞汽車檢查一圈,以便及時排除輪胎、制動、轉向等方面的小問題。
特別路段注意事項
■通過山路:山路一側靠山,另一側為懸崖或河流,路面窄、彎道多、山洞多、視野有限、對面來車不易預先發現。此時應選擇道路中間或靠山的一面行駛,轉彎時應牢記“減速、鳴笛、靠右行”的要領,隨時注意對面來車和路況。遇到危險路段應停車察看清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慢速通過,同時應注意車廂及車上物品勿與山體碰撞。
■通過溝渠:車輛跨越淺溝應低速慢行,并斜向交叉進入,使一輪跨離溝渠,同軸的另一輪進溝。跨越較深的溝渠,應用一擋通過,車輛如有全驅動裝置應將其啟動。進入溝底時應加大油門使車輪快速爬上溝頂。
■通過溪谷和溝壑:溝壑一般由流水沖刷而成,應選擇適當的位置通過。通過前應先停車觀察,然后低速接近,到達岸邊時,應以剎車控制車輪緩慢進入溪谷,讓前輪同時落到谷底,隨后加速到正常行駛速度,在前輪接觸對岸時加大油門爬上坡頂。
■通過陡坡:遇到陡坡應及時正確判斷坡道情況,根據車輛爬坡能力提前換中速擋或低速擋。要保持車輛有足夠動力,切不可等車輛慣性消失后再換擋,以防停車或后溜。
如被迫停車,應在停穩后再起步,以免損壞機件甚至造成事故。萬一換擋未果造成車輛熄火后溜,不要慌張,應立即使用腳剎和手剎將車停住(千萬不要踩離合器踏板)。
如果仍然停不住車,應將方向盤轉向靠山一側,用車尾抵在山體上,利用天然障礙使車停下。下坡時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和腳制動控制車速,切忌空擋滑行。
自駕車旅游用品手冊
生活用品
■帳篷:這是野外宿營必不可少的裝備。帳篷分為雙層帳、單層帳。雙層帳外涂防水層,防止水滲到內帳。
■防潮用品:充氣的防潮墊既可防潮,又柔軟舒適,可以做褥子使用。還有一種不需充氣的底席,材料是牛筋布加防水層,也能起到防潮作用,但舒適性比不上防潮墊。
■折疊桌椅:帳篷就是野外的家,而折疊桌椅則是野外的家具,帶上它就不用總是悶在車里。
■存水裝備:當然您可以直接在車里帶上礦泉水,但有一種帶吸管的塑料水壺,可以固定在車頂,讓您不用動手就能喝到水。
■照明設備:如果團隊出游,熒光燈的亮度足夠充當公共場合的路燈,10個人一盞燈就夠了,它還可作為指路燈。而個人單獨行動的話,則應該帶上頭燈或電筒來照明,頭燈可以空出雙手,比電筒更方便些。
汽車用品
■折疊鍬和塑料搓板:如果汽車途中不幸陷入泥坑,折疊鍬和塑料搓板就派上大用場了。折疊鍬鏟去稀泥還不見效,那么把塑料搓板墊在車輪地下,車子就能很容易出來。
■靜力繩:這也是一種拖車的裝備。車陷到坑里,也可以用沒有彈性的靜力繩來牽引,它比鋼索輕得多,承重可不少,買繩時至少要買10米才夠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