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期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在國際窗膜協會的網站上公布的經過國際窗膜協會認證、具備生產安全膜資格的企業只有龍膜、ACE、3M等11家企業,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目前還沒有沒有中國的企業。
而目前市場上很多的產品都是打著國際品牌中國總代理的旗號在銷售。這個數字令人驚訝:在國內市場銷售合格車膜的企業不到2%。
隨著中國汽車消費的日益普及,汽車防爆膜的市場空間逐漸擴大,年利潤高達上千萬元;但市場情況不容樂觀,假冒偽劣現象泛濫。目前我國每年安全膜產品的總銷售額將近300億元,但是經過國際窗膜協會認證的全部11家生產安全膜的企業銷售額只有不到30億元。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車膜基本都是打著進口品牌的旗號。正規的國外品牌有自己的生產廠家,有研發能力,供貨質量比較穩定,一般都具備隔熱、防紫外線、防眩光、防爆安全的功能。但是很多的不法商販,同樣打著國外品牌的旗幟,以假亂真,連許多業內人士也難以分辨。
據美國某知名車膜品牌中國區代表Mike介紹,車膜按檔次從低到高分為茶紙、太陽膜、防爆安全膜等幾類。茶紙屬于低檔膜,能遮擋和吸收一些陽光( 報價; 圖片),價格較為便宜;太陽膜能把強烈的陽光反射出去,降低車內溫度,隔熱和防紫外線效果好,價格較貴;安全膜可以粘合破裂的玻璃片,在玻璃破裂時可以保護車內人不受飛濺的玻璃碎片割傷,保護財產以及車輛的安全,但并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貼膜后可以抵御子彈的穿透能力、在車內能容易地擊碎玻璃。其實,防爆安全膜具有單向防護功能的說法是不成立的。車膜越厚,防護能力越強,市場銷售的防爆安全膜只是比一般的太陽膜厚度大一些,具有很強的吸附力。
車膜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可以通過肉眼觀看、用手觸摸以及聞味道等方法來鑒別車膜的品質。優質的安全膜光澤好,透明度高,而且表面比較光滑,聞起來沒有異味;而質量較差的安全膜沒有光澤,表面粗糙,由于生產時添加了苯和甲醇等有機溶劑,所以聞起來有明顯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