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防盜器不合格引起的反思
[
07-9-4 14:35
]
太平洋汽車網 來源:
pcauto
責任編輯:
dongyousheng
2004年9月6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北京生產、銷售的汽車防盜器進行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此次抽查共涉及北京3家生產企業和40家經銷單位的50種產品,抽樣合格率僅為36%,有近三分之二的產品不合格。據悉,為了減少擾民事件的發生,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曾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進行過兩次類似的抽查,兩次的抽樣合格率分別為10%和43.5%。
為何在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內,本來就已經低得可憐的合格率又掉了近十個百分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大家來認真思考一下。
據業內專業人士介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近兩年隨著汽車消費的升溫,汽車防盜器的需求急劇增長,一些生產企業為追求商機,縮短新產品的研發周期,部分產品在未經嚴格的定性實驗和可靠性實驗的情況下倉促投產,從而造成了設計上的缺陷和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不完善,致使質量較差的產品流入市場;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生產企業片面追求價格優勢,普遍采用質次價低的器件或以降低產品性能為代價的辦法來縮減產品成本;更有甚者,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生產大批質量低劣的產品,這些行為是導致汽車防盜器質量問題嚴重的直接因素。
雖然有關的政府部門也在積極地采取措施制止這一趨勢的蔓延,但這并沒有引起相關廠家的足夠重視。就拿這次的活動來說,在我們的調查過程當中卻發現這些企業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對此事相當"冷漠",其中有合格的也有不合格的。"是嗎?有這件事,我們剛剛知道",這是我們聽到最多的回音。合格的廠家覺得自己產品質量過硬,這個結果理所當然,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不合格的廠家也對其不以為然,找來種種理由為自己開脫,在此之后依舊是我行我素。這一點也是"質量問題"這一頑疾長期不能根治的一大因素。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市場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防盜器市場雖然在整個汽車用品行業當中發展的還算比較完善,但它畢竟離最終的成熟還有很長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單單依靠純粹的市場調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加入人為的宏觀調節才能改變當前這種良莠不齊的混亂局面。如果任其肆意發展,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草盛豆苗稀"。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認為相關的政府部門的監督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首先在范圍上不應僅僅限于北京,而應把它逐步推向全國;其次在懲罰力度上也要進一步加強,不能總是讓那些不合格的企業感到"不痛不癢",要讓他們真正對這件事關注起來;再者應該也把消費者調動起來參與其中,畢竟這些都是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產品,他們的參與將極大地提高這項活動的影響力,從而也能對廣大的生產企業進行更好的監督。
另一方面,廣大的生產企業也應該自覺嚴格按照相關的行業標準來生產,畢竟"以質取勝"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之道,投機取巧最終損害的還是自身的品牌形象。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決不僅僅是政府和生產企業之間的事,車子丟了,損失的是車主;防盜器狂鳴,影響的是居民。說來說去,都是我們消費者吃虧。所以說,無論是車主,還是普通的居民都應該對這件事好好地關注一下。現在的廠家都說"消費者是上帝",而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不妨行使一下"上帝"的權力,這樣對各方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
如果網友需要將本文轉載到論壇,請點擊下方按鈕復制代碼,再在“PCauto論壇”發貼框里粘貼即可,該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大部分論壇,非常方便! |
![](http://www.zhiyoubaobao.com/images/070402/070402_04.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