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角度乃是評估LCD顯示器的主要項目之一。雖然我們能夠從各種角度觀賞CRT顯示器所呈現的影像,不過LCD顯示器卻必須從正前方觀賞才能夠獲得最佳的視覺效果。如果從其它角度看,則畫面的亮度會變暗(亮度減退)、顏色改變、甚至某些產品會由正像變為負像。 直到不久之前,采用無源矩陣式的舊型機種仍有上述問題。有源矩陣式TFTLCD顯示器的這種現象就比較輕微。某些較新型的桌上型產品,尤其是17英寸以上的機種,采用in-plane交換技術來擴大畫面的觀賞角度。如此一來,效果最好的桌上型顯示器,其觀賞角度已經能夠逼近CRT顯示器,約為左右兩側各80度,也就是水平觀賞角度為160度,幾乎能夠從任何角度看到畫面的內容。
一般地,140至160度的可視角度即成為大尺寸LCD顯示器的基本指標。對于較小尺寸的15英寸或15英寸以下的LCD顯示器,120度的可視角度便足以顯示完整的畫面。 左右兩側的觀賞角度一般會大于上下的觀賞角度,也就是垂直的觀賞角度小于水平觀賞角度(一般介于120至140度之間)。盡管如此,越來越多的LCD顯示器強調其水平與垂直觀賞角度相同。在購買能夠將畫面由橫式旋轉為直式的產品之前,一定要先比較其水平與垂直的觀賞角度是否相同。因為旋轉前的垂直觀賞角度,在旋轉后就成為水平觀賞角度了。
如果讀者操作電腦時會正襟危坐在顯示器前面,那么不必花太多錢購買觀賞角度較大的產品。如果要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畫面,或在顯示器前向一群人講解時,則應該盡可能挑選觀賞角度大的產品。另外,如果顯示器提供能夠同時上下搖擺與左右旋轉的底座,則使用時將會更為便利。
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各廠商測量觀賞角度的方法不太相同,所以產品規格書上的數值僅供參考。某些廠商以畫面中心點為基準,而有些則是分別以上下左右四個邊緣的數值予以平均而得。更糟糕的是,目前對?quot;可觀賞"的定義并不明確。某些廠商系以畫面亮度減半為標準;也有廠商則是以畫面的對比為標準,如15∶1、10∶1或5∶1。由于認定標準較為主觀,所以光看規格說明書反而會被誤導。VESA發表的測量觀賞角度標準,目前尚未被所有廠商所全面采用。為今之計,只有在購買前盡可能實地參觀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