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以這技術所制造的顯示器厚度比一般的CRT顯示器薄很多,因此在早期主要是用于筆記薄型電腦上,現在市面流行的為TFT-LCD顯示器。TFT為薄膜電晶體,其工作原理是在下面我再為大家解釋。 CRT陰極管顯示器的工作原理與電視機的顯像管差不多,在真空的顯像管中,把在尾端產生的電子照射到前方的磷質顯示器。傳統的CRT顯示器由于需要內藏真空顯像管,因此身形比LCD顯示器大很多,此為LCD液晶顯示器的其中一個優勝之處,由于體積較小,所以放置時的彈性也較大。而次要考慮的就是用家身體健康問題,由于傳統的CRT顯示器內含的電子光束在運作時會產生很多靜電與幅射,因此長期使用,會對眼睛有損害,造成近視等問題產生。而LCD液晶顯示器,由于運作時無須使用電子光束,因此沒有靜電與幅射這兩種影響視力的問題存在。
傳統的CRT顯示器一般所標示的尺寸不是熒光幕的可視范圍,如以一般的15寸顯示器為例,雖然標明的尺寸為15寸,但其真正的可視范圍可能只有14.1寸左右。如17寸的顯示器可能只余下15至16寸的可視范圍。但是LCD液晶顯示屏所標示的尺寸卻是實際的可視范圍,如一般的15.1寸的LCD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范圍是完完全全的15.1寸,可方便用家選擇。
由于現今的LCD液晶顯示器能夠以數字形式運作,但是由于要另購有數字插頭的顯示卡,所以現時的插頭還是以傳統的D-Sub為主。到底使用數字介面有何好處?好處就是如果顯示器與顯示卡雙方也使用數字介面的話,在傳輸的過程中,便不會有信號的流失。同時,由于數字插頭生產時所須使用的元件較少,所以可有助減輕成本。雖然現今大多數的液晶顯示器能兼容現時流行的D-Sub插頭,但其余的類比與數字的顯示器插頭之多卻令人眼花撩亂。是傳統的類比式的顯示器插頭,雖然不論用在傳統的CRT顯示器或是今次的主題LCD顯示器,使用數字化接頭的畫質絕對比傳統類比式的接頭佳。但是如要使用新式的數字插頭便需要購買設有該插頭的顯示卡,大大增加了整體的成本,因此廠商依然在設計時保留D-Sub插頭,但當使用時可能會受干擾而使影像失真。
注:
Digital Flat Panel Group是數間電腦公司所組成,其中包括Compaq及Ati這兩間較大的公司。是為數字介面插頭中,最早出現的一種,但是由于其解像度限制于最大只能做到1280x1024,因此未來所推出的高解像度LCD顯示器便不能使用,所以其前景不太明朗。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為以Intel為主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DDWG)研究所發明。由于此介面支援Panel Link技術,因此它的速度是DFP的兩倍,同時也能輸出高于1280x1024的解像度,及能與DFP接頭兼容,是現在最流行的數字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