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搜索競爭國際化 市場份額突破5億元
據中國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道顯示,中國地圖信息服務市場,也就是地圖搜索,規模到2008年將突破5億元人民幣,2010年則能突破15億元。而在2005年,這個數字僅僅為0.5億元。
據中國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道顯示,中國地圖信息服務市場,也就是地圖搜索,規模到2008年將突破5億元人民幣,2010年則能突破15億元。而在2005年,這個數字僅僅為0.5億元。
在互聯網行業里,網絡地圖搜索絕對是個老話題。最牛的GoogleMap的技術已經能夠達到直接搜索你們家的陽臺在哪里的能力,有一度讓使用者緊張,擔心別有用心的人打擾自己的生活。
而微軟在2007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3D地圖搜索,用戶可以“站”在搜索地區的任何街道并看到一個360的視野,感覺仿佛身臨其境的走在目標位置和目標方向上。就在同一時間Google也推出了同樣的服務,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同時行動好像給一直以“燒錢”著稱的地圖搜索帶來了一絲曙光。
電子地圖供應商Mapbar的CEO景慕寒很有信心的說:“我們在2006年的營收在千萬元的規模,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2002年,在美國留學六年后的景慕寒,回國后便投身于地圖服務領域。
“以前我們一直在車載GPS導航和互聯網電子地圖之間搖擺。但從2005年起,Mapbar進行了轉型,決定更專注于互聯網電子地圖行業,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景慕寒說。
而中國地圖搜索的老牌勁旅Go2map的總經理歐陽林從2000年開創Go2map至今,一直有風險投資的支持,雖沒有大的發展,但小日子一直過的不錯。直到2005年被搜狐收購,歐陽林也認為,中國地圖搜索真正的機會就要來了。
非專業地圖搜索網站的使用數明顯低于專業地圖搜索網站,表明用戶在使用地圖搜索的傾向性上理論絕對性接受專業地圖搜索網站,越來越多的網民已經慢慢接受了網絡地圖搜索概念并寄之厚望,市場培育已然成形。業內人士都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并定可以迎來一個網絡地圖搜索應用發展的爆發式高潮。
在美國,每天上網的網民有80%都會使用地圖搜索,而在中國只有3%的網民使用地圖搜索,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也有文章將地圖搜索比喻成互聯網行業的下一個金礦、下一個盈利點、互聯網搜索行業的下一個競爭潮流?在巨大的、難以預測的互聯網行業中,地圖搜索到底能玩出什么新名堂?同樣也是難以預知的。
不是誰都能玩地圖搜索
“互聯網游戲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最主要的是輸不起!”一個不愿意透露姓名在互聯網業界沉浮的投資人告訴記者。因為互聯網沒有太多的規律和可以學習的范例,看似進入門檻很低,買幾臺電腦、接上網線、買點數據就可以開網絡公司。
但地圖搜索絕對不是這么簡單,首先要從地圖搜索在行業中的地位說起。歐陽林從80年就開始接觸地圖行業,他認為地圖的應用在互聯網搜索行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信息是三維的,人類所接觸的信息80%以上都是這樣的,僅僅只有很少的部分跟位置沒有關系。
互聯網擁有海量的信息,從瀏覽的方式,分類的方式轉變成關鍵詞的搜索的方式,其實都是試圖找到信息內在的聯系,然后根據這個內在聯系滿足用戶的需求。關鍵詞基本上抓住了內容,從內容中分析用戶的需求,把搜索的結果提供給用戶。
位置搜索也是一種信息的查詢、導航、瀏覽、應該說它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國外一些知名網站,例如Yahoo、Google、微軟都是用了巨大的精力來做地圖搜索或者是位置搜索。
地圖搜索絕對是個復雜的行業,整個地圖搜索行業的價值鏈比較長,包括供應基礎數據的,像路由、測繪等,需要靠整個社會發展長時間積累成形的。由于我國的測繪發展水平和西方國家相比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地理信息數據的最基本就是基礎測繪。
經濟發展迅速,也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基礎測繪基礎數據的獲取跟不上,例如一條道路旁邊的大樓、學校、商場、醫院經常會發生變化。由于基礎信息沒有獲取,點信息的獲取就會有問題。
一直以來發展緩慢的原因是位置服務是很耗技術資源,要把信息和圖形結合起來,技術的研發包括國外、國內投入都是很大的,美國擁有這種技術也不過幾年的時間。
制約發展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提供這種服務卻始終找不到商務模式,自然會出現運轉偏差。如果一家公司要時不時把資源耗在解決生存的問題,這樣數據的投入、技術的投入、服務的開發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加上在中國地圖搜索行業屬于政府管制,特別是2007年國家測繪局最新《地圖管理規定》中,頒發地圖測繪牌照和電子地圖運營牌照做出了限制。也就是說要進行地圖搜索的運營必須通過政府的嚴格審核,同時也為地圖搜索行業設定了一道門檻。記者了解到,目前只有幾家大的地圖搜索公司通過了審核申請,至于是否能獲得牌照還有待時日。
洋和土的混亂爭斗
互聯網是全球的,同樣地圖搜索行業里,競爭也是國際化的。有意思的是,地圖搜索的競爭決非單純的外國公司和本土公司的競爭,而是交替的外國公司與外國公司,或是外國公司和本土公司,在或者是本土公司和本土公司。
讓我們一起數數目前市場上地圖搜索公司的代表企業,洋派有Google、Yahoo;本土有Mapabc、Mapbar、Go2map、51ditu。他們在市場份額的不斷瓜分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顯出壟斷或絕對優勢公司,網絡地圖搜索行業競爭持續升溫。
記者了解到,Mapabc已處于比較明顯的領跑位置,根據數據顯示用戶的認可度最高。分析認為這是由于Mapabc與Google中國、新浪愛問等搜索門戶是緊密合作伙伴,同時國內很多門戶網站都在用他們的地圖搜索服務所造成的。而老牌專業地圖搜索廠商Go2map和Mapabc的市場份額基本持平,對于Mapabc還是有一定的威脅,特別是奧運臨近,奧運地圖服務將成為Go2map下一步市場擴張的最大看點。
靈圖旗下的51ditu在互聯網地圖服務網戰中處于新軍的位置,目前市場占有份額一般,但是其已發起了對互聯網地圖網站的首席Mapabc、Go2map挑戰的勢頭,也是不容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在認可度方面,一直在杭州發展的E都市是最高的。原因就是與其去年下半年推出三維仿真地圖有直接關系,三維仿真地圖屬于行業內的新興產品,比較吸引用戶注意,加上E都市近期以來的宣傳攻勢到位,知名度有所提升。
歐陽林分析了競爭對手的情況:“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有三個Mapabc、51ditu、Mapbar。Mapbar和51ditu都是拿了風險投資,它要發展首先就得生存,對它的干擾非常大使得他們沒有辦法專注做地圖搜索。Mapabc被高德公司收購,發展方向我看得不是很清晰。現在Google中國的地圖使用他們的信息。而我們有品牌的優勢,客戶積累的優勢,底層技術結合的優勢,數據提供商是給Google和Yahoo做數據的國家最大的數據供應商——四維公司。四維公司和我們建立了長期戰略的數據合作關系,我們雙方的數據共享,今年10月份用戶應該能看到非常好的更新。”
在外國公司方面,競爭的激烈已經陷入了混戰,和本土的無壟斷的情況有所不同。實際上Google占據了地圖搜索的大半江山。可是,作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在地圖搜索市場中長期排老二位置的微軟對Google絕對不服。
而微軟推出的“MSN虛擬地球”矛頭直指Google推出的“Google地球”。此后,技術的不斷創新,這兩家公司打起了3D戰,分別在中國的地圖搜索市場上尋找盟友。例如,Google中國和中國排名第一的Mapabc的合作,這種強強聯合的方式讓業內的其它公司被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手機和網絡合作還是競爭?
“不上網的,就是沒有前途的!”歐陽林告訴記者,做地圖搜索必須網絡化,否則只會死路一條。包括Mapbar,在2005年以前,Mapbar主要從事的是和位置服務相關的導航和手機地圖查詢服務,但越來越多的用戶反饋讓Mapbar意識到了地圖服務細致,豐富化的重要性,而正是這一認識促使Mapbar義無反顧的投入到網絡地圖的發展當中。
事實上,長期以來,人們忽略了地圖的價值,在Yahoo上30%的搜索請求與本地化資料相關,而每年北京圖書大廈銷售排行榜的前三名中一定有地圖,誰也離不開地圖。此時手機地圖搜索也開始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移動的功能讓網絡的地圖搜索動感起來。
據悉,中國移動研發的包括電子地圖搜索在內的手機終端互聯網服務平臺已經建成。“在我們看來,所有的地圖服務本質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輕松的將地圖服務通過自己的GIS引擎技術一直到互聯網上,并延伸到手機地圖和導航市場上,同時跨越這三個平臺,并將業務進行整合——這三塊構成了我們公司的業務主題。現在,網絡和手機上的地圖服務是我們的主營業務。”Mapbar市場總監羅姆說。
在手機業務上,Mapbar在兩年多前就已經推出了基于WAP的地圖搜索服務,是最早和移動、聯通合作的地圖服務商之一,現在正在進行基于手機的實時語音導航服務測試,很快就會投入商用。
手機,作為大多數人必帶的移動終端,已經成了地圖搜索商家必爭之地。今后,人們可以在路上方便的查詢到店鋪和商品的信息,尋找最近的加油站或者公共廁所。
正是看到了地圖服務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相對空白,兩位Mapbar的創始人才決定從美國回國創業。“地圖服務在西方應用的非常普遍,就跟郵件一樣。即使去朋友家玩,也會下意識的打印一張地圖,開車的時候放在旁邊。”
這種方式在國內也會逐漸流行起來,但國內主要應用不是駕車路線,而是公交換乘,或者看看目的地附近有什么吃飯、唱歌、住宿的地方。這些信息可以跟很多公司業務進行掛鉤,從而實現聯盟合作盈利模式。比如e龍和攜程就都在使用Mapbar的地圖服務,在網上提供酒店預定地圖。
在美國也是如此,美國電子地圖市場占據了最大份額的公司——NAVTEQ。在2000年以前,NAVTEQ通過其電子地圖業務成為一家明星企業,當時它的收入主要來自汽車導航,也就是GPS。可是6年之后,這個比例已經下滑了70%,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地圖業務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汽車導航的速度,而且手機地圖搜索已經在它的收入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互聯網電子地圖行業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通過互聯網向網民提供位置和導航服務,以其快捷和海量數據,成為廣大用戶首選。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互聯網電子地圖市場中間的手機的地圖搜索,包括未來的汽車網絡導航系統也會隨著水漲船高。
精準的技術難題
當你在去郊區旅行時,應用了地圖搜索找好了路線,如果發生了偏差,將會是一件惱火的事情。所有的地圖搜索提供商都承認,精準問題是目前令用戶和提供商都頭疼的問題,但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必須長期解決的問題。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地圖永遠是遺憾的,100%的精準是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做到的。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基礎資料的偏差,這出現在收集數據的初級階段;第二、技術處理時的差錯,在制作時出現的誤差;第三、變化的速度太快,地點變更的速度遠遠快于地圖的更新速度。
所以,用戶在使用地圖搜索的時候,搜索不理想是非常正常的。地圖服務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數據的更新和底圖的維護。因為數據量的龐大、數據的不斷變化,導致要保持地圖數據和底圖的全面、精確、最新,變得相當困難。
就連Google也表示,精準問題就目前的技術來說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這是一項長期、繁瑣的工作。Mapabc互聯網市場商務總監張維表示,Mapabc下一步將推出精準導航系統,給用戶提供非常實際的功能。有了這個系統,用戶便可以在地圖上搜索到從北京天安門到到上海人民廣場這一線路的精確地圖導航,具體到走那條國道等。
Go2map也依托自有的Geocoding地址碼匹配和圖片增量維護技術。希望盡可能做到高精準。把用戶也充分的調動參與了進來,形成了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數據共建模式,保證了搜狗地圖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使得用戶在搜狗地圖能找到他要找的位置信息。
搜狐是2008北京奧運會互聯網信息的贊助商,其中包括搜索引擎,奧運在線地圖服務等一系列。雖然是個非常好的亮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奧運會期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使用地圖搜索的技術。
因為由于技術上的問題,訪問量突然增大造成服務器死機。所以在2008年以前奧運會的地圖服務全是示意性景臺圖片,死板的示意圖數據沒有搜索的個性化服務。Go2map的英文版地圖第一版已經上線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翻譯的規范,北京市政府通過奧組委和北京外辦已經著手開始規范英文的地名、街名。
據稱,有奧運賽事的城市都會出現在Go2map的地圖搜索上,估計2007年底可以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