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市場上知名的汽車膜品牌有強生、法拉特、3M、龍膜、USL、B100等不下百種。近日,有專業人士稱,一些文章說國內汽車貼膜市場百花齊放,實際上是誤導,因為市場上假冒偽劣現象實在是太嚴重。記者也不時聽到一些車主對汽車膜問題的反映。那么,中國汽車貼膜市場的狀況到底如何?
“我感到真的應該利用'3-15"對汽車貼膜市場上的假貨打擊一番,現在假貨充斥市場,一些廣告宣傳肆意夸大其辭,個別文章誤導消費,有關部門有必要聯合起來對市場進行嚴格規范。”一見面,李茂華先生就直言不諱道出看法。3月6日,記者對中國建材技術裝備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美國強生汽車貼膜中國總代理負責人李茂華先生進行了專訪。
北京及國內市場上,幾乎所有商家都聲稱自己的產品是美國產的。這又是否真實?李茂華先生介紹,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膜產地,也是最大的消費地,有幾十家汽車膜制造商。其中強生公司以只生產最高品質的膜著稱(該公司號稱“不做最大,只求最好”);科特(龍膜)公司則是全美最大的汽車膜制造商,生產各種質量的汽車膜,產品系列完善;其他的如Amurcoat、Amurshield等。實際上,國內市場上很多品牌都是貼牌生產的,即商戶向臺灣或東南亞的制造商訂購汽車膜,然后貼上自己的牌子銷售。這些商戶即沒有自己的質量體系,更沒有質量檢測手段,往往是一間房一部電話,完全不負責任地開展經營活動。更有甚者,三天兩頭出新牌子,撒大量金錢做廣告,誤導消費者,對消費者根本不負責任。在廣東省廣州永福路上,幾乎每個商戶都打自己的品牌,膜片的質量和產地可就不敢保證了。
市場的魚龍混雜主要表現在品牌雜,假冒偽劣多。目前世界上汽車膜高端產品均出自美國,所以很多產品都聲稱其產地為美國(事實上是東南亞或臺灣產);有的品牌膜,盡管也是美國產,但在中國銷售其低端產品;或者從其他地區采購膜片,貼上自身品牌銷售。另外一種是對于膜片性能的片面宣傳和虛假宣傳,如前幾年炒的熱火朝天隔熱率概念,完全進入了虛假誤導的范疇,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事實上,膜片性能除了隔熱還有安全性,相關的技術指標如清晰性能、防眩光性能、防劃傷性能、防爆性能等。在國際玻璃貼膜協會的指導手冊上,玻璃膜的防眩光性能被認為“可能是最有用的”。
記者在市場上采訪時,有一些企業人士稱強生汽車貼膜沒有防偽標志(水印),容易被假冒,是一種對市場不負責的行為。李茂華先生解釋,關于防偽標志(水印)的問題,一些中國消費者甚至新聞工作者完全被誤導了,目前歐美市場上真正的高品質膜都沒有任何防偽標志,而在中國一些質量低劣的膜反而有像模像樣的防偽標志。為什么不打防偽標(水印)?因為任何標志都會影響膜的光學質量,無論這類標志是打在膜片表面上還是內襯上。
李茂華先生說,目前新聞宣傳和廣告對消費的影響很大,但是一些報刊不夠專業的文章,一些廣告專業雜志給錢就刊登而把關不嚴格的做法,也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構成潛在的危害,必須加以制止。有的汽車膜售價高達3000~5000元,并聲稱是最好的膜。實際上,文中所說的這個品牌膜只是紅外線阻斷率很高,可達90%以上。但膜片的保質期不長而且收縮性能非常差,很難貼在汽車的前后風檔上。也就是說,由于產量低、廣告投入巨大、貼膜過程中廢品率高等不合理費用,都要由消費者承擔。
此外,有關納米產品的宣傳純粹是虛假的,納米技術目前根本用不到汽車膜上.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分清孰優孰劣,我們不可能期望消費者成為汽車膜專家。但購買名牌產品一般是不會出什么問題的,但同時也要注意,名牌產品對于服務商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路邊店一般是不會有這類產品的。所以,如果消費者要購買強生膜,必須注意一些基本事項:貼膜店的授權情況、填寫清晰完善的質量保證卡、索要正式發票等。同時,也要對膜片質量進行目測:無論顏色深淺,都是非常清晰的,顏色也是非常純粹的,貼完后外觀很賞心悅目。
信息來源:網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