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再克隆 試駕雪鐵龍SUV C-CROSSER
我們駕駛著C-Crosser行駛在海拔2114米的Col du Tourmalet山上,這里有比利牛斯山脈最高的公路,平均7.7%的坡度挑戰著駕駛員和車輛。
『C-Crosser在故鄉的群山中』
雪鐵龍的主設計師Oleg Son認為C-Crosser應該可以和其他的雪鐵龍賣得一樣好。但是實際上汽車界還很少有哪個廠家把自己的產品全權交給其他廠家去設計,而雪鐵龍甚至連生產任務都交給了日本的Mizushima工廠,只有HDi柴油發動機是在法國Tremery工廠生產。每年將有20000輛C-Crosser從日本銷往世界各地。
『除了發動機,其余全部委托三菱生產』
不管怎么說,家族特征是一個廠家的靈魂,在C-Crosser上我們也很容易找到一些雪鐵龍共有的東西。在進氣隔柵處,兩條鍍鉻的水平線貫穿整個前臉,在中間形成兩個突起,給它打上了雪鐵龍的烙印,兩側則與大燈融合在一起。但差異僅限于此,再往后看,腰線、車窗、C柱、輪拱、車頂幾乎和三菱歐藍德如出一轍。
『除了前臉,其他則與歐藍德幾乎完全相同,當然還有標致4007』
除了三菱歐藍德這個遠房親戚,還有出自同一平臺,同一集團的近親——標致4007。將兄弟倆的內飾仔細對比一番,呃……好像只有方向盤上的標志是不一樣的。內飾使用了軟質材料,看上去挺顯檔次。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看上去也差不多,C-Crosser還提供第三排座椅,通過行李廂地板上的兩個小開關就可以將它們翻折出來。不過對于成年人來說顯然太小了,勉強能擠下兩名兒童,而且還得是短途行駛,時間長了即使是孩子也會感到不自在。
『從里面要想區分出三款車,似乎只能看車標了』
在裝載空間的靈活性上還是值得肯定的。后排座椅除了靠背可以分別折疊,坐墊也可以分別向前移動80mm。5座狀態下提供510升的空間,將座椅折疊后最大可擴展到1686升。行李廂蓋向上開啟角度很大,可以輕松放進較大的物體,如果還嫌不夠,分為兩部分的行李箱蓋還可以向下打開,形成一個裝載平臺。廠方宣稱這個小平臺能承載200公斤的重量,對于喜愛野外郊游、垂釣的用戶,是再貼心不過了。
『裝載空間變化多端』
『后備箱的“小平臺”對戶外愛好者來說是非常貼心的設計』
為了節省空間,備胎被隱藏了起來。放下“裝載平臺”后,你會發現一個很小的塑料蓋,上面寫著“備胎”,擰掉上面的螺絲,除去固定罩,備胎終于出現了。我們為了取出備胎,著實花費了不少力氣。而且還只能用這個比軍用吉普輪胎還單薄的備胎以80km/h的速度行駛,只有三個漂亮的輪轂在腳下轉動的感覺真不爽。不過我們還是很慶幸,不管怎么說我們還能繼續前進。
|
如果網友需要將本文轉載到論壇,請點擊下方按鈕復制代碼,再在“PCauto論壇”發貼框里粘貼即可,該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大部分論壇,非常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