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技術(RFID,即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走向成熟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式雙向通信方式來交換數據以達到識別目的。可用于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射頻卡,而且操作快捷方便,不怕油漬、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特別適合于實現系統的自動化且不易損壞。本文介紹的射頻識別系統是將射頻識別技術應用到汽車防盜系統中的一次成功嘗試。
RFID汽車防盜系統概述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防盜裝置日趨嚴密和完善,目前防盜器按其結構與功能可分四大類:機械式、電子式、芯片式和網絡式,雖然各有優劣,但汽車防盜的發展方向則向智能程度更高的芯片式和網絡式發展。RFID汽車防盜系統屬于芯片式防盜系統,它是RFID的新應用。由于這是一種足夠小的、能夠封裝到汽車鑰匙當中并含有特定碼字的射頻卡。該系統在汽車方向盤下安裝有閱讀器,閱讀器離點火鑰匙的距離小于7厘米,當插入一把帶有應答器的正確鑰匙并打到"M"位時,汽車防盜系統上電工作,閱讀器讀取到有效的UID號,系統語音提示鑰匙正確,并自動完成對碼、解鎖發動機電腦,否則語音報警,發動機電腦處于閉鎖狀態,發動機管理系統(EMS)鎖定油路和引擎,發動機點火和噴油的控制被切斷,汽車無法啟動,汽車的中央計算機也就能容易地防止短路點火,實現防盜功能。
RFID汽車防盜系統組成原理
RFID系統為該汽車防盜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一般由標簽(TAG,即射頻卡)、閱讀器、射頻天線三部分組成。標簽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含有內置天線,用于和射頻天線間通訊;閱讀器用于讀取(在讀寫卡中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射頻天線用于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系統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閱讀器通過射頻天線發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射頻卡進入射頻天線工作區域時即產生感應電流,射頻卡獲得能量被激活,然后由射頻卡將自身編碼等信息通過卡內天線發送出去;射頻天線接收到從射頻卡發送來的載波信號,并經調節器傳送到閱讀器后,閱讀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然后送到后臺主系統進行相關處理;主系統根據邏輯運算判斷該卡的合法性,同時針對不同的設定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并發出指令信號控制執行機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