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
鄢禮華:“途中媒體市場規模有100個億”
“移動電視產業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相當巨大。”鄢禮華和陳曉偉分別給出了100億和70億的預期,并顯然對世通華納和華視在未來的市場份額都具備充分的信心。這早已不再是兩家同行之間的競爭游戲,而是一樁共同做大的好買賣。“英國就有LED車身,成為真正滿街跑的移動電視。”陳曉偉隨手畫出的構想令人莞爾,“為什么我們不能開一輛車去眾人納涼處放電影,通過隨片廣告的形式盈利呢。”想一想,的確沒什么不可以。
記者觀察
世通華納VS華視三大理念差異
值得玩味的是,記者注意到世通華納和華視在經營模式、網絡布點和客戶來源這三大最重要理念上截然不同,完全相背的經營策略即使今天同是8萬塊屏幕,勢必將在未來導致迥異的市場地位。在鄢禮華看來,今天世通華納的成功完全在于其是終端維護、內容制作、廣告發布三位一體的移動電視運營商,“這是我們堅持的戰略格局,一個城市無法具備這三點絕不盲目進入,單純做廣告中間商是沒有前途的。”因此,在北京與北廣傳媒短兵相接之后,無法贏得系統管理配合的世通華納主動放棄了這一領地。而從來都強調“分工很重要”“把屬于廣電的留給廣電的”陳曉偉則帶領華視看準空隙,于去年10月躋身京城,牽手世通華納認為難搞定的北廣傳媒成為北京移動電視十年獨家代理商。
事實上,世通華納放棄北京還在于鄢禮華的第二大理念——“移動電視在二線城市可以做得更優秀”,由于移動電視這一大眾媒體的定位,使得鄢禮華更多選擇尚未形成地方割據、各方面限制較少的非特大型城市,僅河北一省就下探到石家莊、唐山、秦皇島等地。而陳曉偉則一再強調大型城市的重要性,“尤其是區域經濟中心,那些附近城市居民的集中購物地才能產生更好的輻射效果。”
除了擴張戰略不同,在廣告戰略或者說客戶選擇上,雙方也不免各執己見。除了由集團公司簽單的進入全國聯播網大客戶外,世通華納每個子公司都有上千人負責當地銷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地方性的小客戶實現了世通華納近90%的利潤來源,“所以那些大客戶我們根本用不著去求”。而陳曉偉則堅持認為全國性的大客戶更能支撐起整個移動電視產業系統,今年其就一舉拿下肯德基等國際品牌整年度的投放,全國性客戶占據收入的60%以上。“我們相信‘二八定律’,80%的利潤一定來自于20%的大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