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原定于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將因為缺乏符合國標的設備而被迫延遲執行。有業內人士認為,國標執行應有過渡期,強制性執行將損害業界利益。
數字國標缺乏設備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王聯8日在出席“2007中國數字電視產業高峰論壇”時首度公開承認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將推遲執行,主要原因是截至目前還沒有符合國標的設備出現。
據悉,由于地面數字電視國標采用的是清華的DMB-T和上海交大的ADTB-T的融合標準,這兩種標準又分別采用了多載波和單載波技術。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融合技術在實施過程中難度很大;采用融合技術,其成本將明顯增加。初步預計,融合方案將增加5%~10%的設備成本,同時還將增加整個產業鏈30%~40%的成本。對此,王聯坦承了融合難度的存在,并表示到現在為止,符合融合國標的設備還沒有,“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將因此推遲可能幾個月”。
業界稱需要過渡期
“推遲執行未必是壞事,因為很多配套標準都還沒定。”記者了解到,業界普遍抱怨本次推出數字電視國標太倉促,沒有充分考慮業界的意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數字移動電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全國三個最大的移動電視運營商都幾乎沒有獲得任何的好處。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此前數字電視運營商跟大設備廠商均有良性合作,因此估計即使采用了新國標,成本下降的空間也不大。
國內最大的車載移動電視運營商世通華納總裁助理、銷售總經理孔乂國向記者表示,如果單從成本方面考慮,世通華納在全國擁有8萬臺車載電視,如果采用新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至少將要增加1600多萬元成本。雖說不上是很大的數目,但對于正謀求上市的世通華納,也是增加不少企業成本。
孔乂國承認數字電視國標推出較為倉促,他說,8月車載移動電視行業進入業務銷售旺季,在此時貿然要求全國統一執行新國標明顯難以做到。他還表示,世通華納等企業跟很多生產企業都有各自的配套標準和專利,全國一盤棋地一下子執行新國標顯然很難做到。
或加速業界并購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的車載電視運營商可以承擔升級新國標的成本,但對于難以承擔相關成本的中小地面電視運營商而言,這將是重大打擊。很多中小形車載電視運營商將退出市場。該分析人士指出,大車載電視運營商如世通華納、華視等很可能會憑借著資金、品牌和銷售團隊的優勢,加快在二三級城市的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