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將鳴響發令槍 上海數字電視準備好了嗎
8月1日,我國數字電視傳輸領域的首個國家標準——數字電視地面傳輸國家標準(GB20600-2006)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我國電視產業將告別“打工仔”時代,不再受制于國外標準,而上海作為數字奧運的“6+2”城市,即六個奧運城市北京、上海、天津、秦皇島、青島、沈陽以及深圳、廣州,是國家首批試播地面數字電視的城市。上海則是標準制定的“主力軍”之一。
融合芯片并不是推進關鍵
上海交大和北京清華各自為國家標準制定了一套解決方案。國家為了平衡雙方的利益,投入部分資金,研發能融合兩套方案的芯片。幾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融合芯片的研發上。
標準融合的進程并不順利,兩大陣營的對立阻礙了融合技術的研發,加之產業化進程滯后,國標實施陷入尷尬。迄今為止,融合清華、上海交大兩個方案的新國標芯片還沒問世,也沒有見到符合國標方案的設備可供測試。“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實施幾近難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擔憂。
清華方案和交大方案各有所長,不可替代,可不可以不要融合芯片呢?
業內人士對記者解釋,拿我們比較熟悉的手機為例,手機分為GSM網絡標準和CDMA網絡標準,兩者都存在于世,我們何苦非要將G網和C網做在同一部手機上呢?同理,融合芯片只會增加成本,并不是數字電視準備實施的關鍵。而各地區只要自由選擇一個適合本地特點的方案就可以了。由此看來,融合芯片并不能成為數字電視標準的實施絆腳石。
今年,上海交大旗下負責標準制定及產業化推廣的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推出了我國第一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符合國標的地面數字電視解調芯片,而此前已推出了的我國第一臺國標全模式調制器、第一臺國標高清全模式一體機以及國標機頂盒、專業測試設備等其他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產品。
上海已掌握傳輸領域整套核心標準及產品
以上海交通大學為領銜的“上海軍團”在地面數字電視的路上已走過13個年頭。1994年,我國將高清晰數字電視的研發提上日程,并成立7人專家組,從海外歸國的張文軍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員,他同時加盟上海交大。此后的5年間,無論是中國第一臺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功能樣機研制成功,還是國慶50周年“大閱兵”的高清數字電視實況轉播,“上海軍團”都在第一線領跑。
進入新世紀,張文軍又帶領交大團隊開始了中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研發。當時國際上采用的調制技術,一是單載波,一是多載波。在分析兩種技術特點后,決定采用單載波作為標準的研發方向,因為它在大面積固定覆蓋方面有優勢,有利于解決廣大老百姓看電視難的問題。美國采用的也是單載波,但他們一直沒有能解決高速移動狀態下接收的問題,技術團隊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
不久,他們就在單載波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成功開發了ADTB-T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即使在時速每小時430公里的磁懸浮列車上,也能穩定可靠地接收電視節目。目前鐵路部門正在滬寧鐵路線建設試驗系統,到2008年奧運會時,坐在火車上看奧運會賽事直播將不再是夢想。
崇明試驗開先河
上海地區已經有了成功的先河,2005年10月,上海高清公司采用上海交通大學自主開發的ADTB-T技術,建立了崇明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試驗示范網絡,在2個模擬頻道內實現了中央、上海、崇明本地共20套數字電視節目的廣播發射覆蓋和地面廣播電視的規模運行。公司在充分考慮崇明當地廣播電視播出的實際需要以及有效利用電視臺現有播出資源的情況下,完成了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核心芯片、調制器和接收機頂盒的試制,完成了2個頻道的崇明向化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信源前端及無線發射系統的設計、研制、集成及搭建,在2個模擬頻道內實現了20套中央、上海及崇明本地的數字電視節目24小時的可靠傳輸與覆蓋,為30余個村居民安裝了機頂盒,完成了大范圍系統試驗及網絡驗證。
經過一年的試驗運行,系統工作穩定,性能可靠,解決了當地老百姓“看電視難”問題,用戶反響熱烈。
崇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示范工程改變了原有有線電視鉆墻打孔、挖道鋪線的模式,直接通過塔上發射,用一種低成本的廣播方式實現了廣播電視的可靠覆蓋。在崇明示范工程建設基礎上,上海高清公司又研發了“神州家家通”地面數字電視全業務平臺。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國內不同地區的電視大面積固定覆蓋,還可以開展車載移動電視和高速鐵路電視業務。
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文廣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組的驗收,這標志著全國首個解決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的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運營示范網絡歷經一年多的實際運行考驗,已經獲得成功。
“歐標”移動電視不退出市場
早在1999年50周年國慶時,廣電總局就曾拿出專項資金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開始試驗數字信號傳輸。當時的清華大學和上海交大方案還在計劃階段,很多地方的廣電運營商便采用了歐洲標準。
東方明珠的移動電視在上海地區覆蓋面已超過95%
上海東方明珠旗下采用地面無線傳輸的移動電視完成了對上海市的覆蓋,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東方明珠的移動電視在上海地區覆蓋面已超過95%,收視終端2005年年底前已近20000個,覆蓋了8000多輛公交車、軌道交通站點和水上旅游巴士等。
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林定祥總經理對記者說:“不會更換已經使用的歐標移動電視,只會控制現有的數量,不會再增加。” 上海東方明珠屬于上市公司,能否控制投資的成本,從技術上保證內容的安全傳輸,是他們關心的重點。淘汰歐標設備更換和國標設備的雙重投入,更新所有發射設備和接收終端的費用將高于幾千萬元之巨,整個系統都要重新改造,這對于已經采用歐標的運營商而言幾乎意味著推倒重來,損失極為慘重。這意味著“歐標”移動電視不會輕易退出上海市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