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劍指高端蓄電池市場
曾經是中國本土優勢的汽車電池,目前面臨著外資挑戰。外資為什么青睞中國汽車電池市場呢?知情人士說,中國目前投資環境好,電池原材料豐富,勞動力便宜,新能源汽車、機場牽引車、高檔轎車等車輛使用的高端電池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這反映出一個問題,本土汽車電池產業盡管大,但不夠強。尤其在高端電池領域,本土企業還有很多欠缺。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勞動力低成本優勢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原材料也不可能一直豐富下去,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本期,我們策劃了一組有關蓄電池的報道,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示。
近來,美國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索尼、三洋、日立、日本湯淺公司、西恩迪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等知名企業紛紛在中國建立自己的蓄電池生產基地,還將市場從大城市逐步拓展到中小城市,甚至NEC、博世等主要以生產軟件與電器為主的企業也開始將業務的觸角延伸到生產蓄電池領域中?鐕镜挠咳,使國內蓄電池生產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出口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電池工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前不久,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金良在某研討會上表示,在汽車工業迅猛增長、政策對再生能源產業的大力扶持、工業電子技術不斷進步的拉動下,我國鉛酸蓄電池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呈現高速增長勢頭。
上海江森自控國際蓄電池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克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蓄電池市場競爭很激烈,但發展空間也很大。2006年,中國電池工業總產值為1221億元,銷售收入1183億元。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
有關人士預計,今后5年內,鉛酸蓄電池的平均出口增長率將不低于20%,出口份額將逐步提高。根據業內預測,到2010年,年平均銷售增長率大約為15%左右。
跨國公司紛至沓來
由于看好中國蓄電池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發達國家對蓄電池行業的限制政策,促使全球主要蓄電池廠商近年來紛紛在中國投資設廠,逐步將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
近幾年,來華拓展業務的公司紛紛將產品觸角伸向了高端蓄電池市場。前不久,全球汽車蓄電池老大美國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在國內強力推出其百年品牌瓦爾塔汽車蓄電池。2006年年底在業內第一個獲得混合型汽車鋰離子蓄電池開發訂單。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一全新產品和技術將有望在中國國內市場推廣。這是該公司在2005年并購德爾福的全球蓄電池業務后,在中國市場的首次出手。德國博世也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計劃生產汽車蓄電池與電池傳感器。
在諸多跨國企業開始挺進中國蓄電池市場時,本土企業似乎還沒有感到太大壓力。一些企業人士認為,盡管已經有許多外資知名企業計劃在中國市場發展,但是從這些公司的產品上來看,還僅僅停留在研發階段,所投資的產品基本都是高端產品,從生產計劃上來看,有些廠家具體投產時間都是在幾年以后,大部分研發產品還沒有形成產業化。
國內企業忽視高端市場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建廠,不僅帶來了先進技術,同時刺激了國內蓄電池行業競爭的加劇,仿佛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石塊,激起了波瀾。
業大部分走高端產品路線的時候,我國蓄電池制造商仍坐守自己在中低端固有的市場,不肯前行。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汽車蓄電池多由小廠生產,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相對較低,質量參差不齊。而縱觀目前國內蓄電池企業,雖然一些企業產量很高,規模較大,但是多數大而不強,80%以上的產品始終徘徊在中低端領域,而在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還非常薄弱。
物理化學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認為,目前許多鉛酸蓄電池企業的產品技術性能日趨一致,企業產品缺少差異化,很多企業忽視了技術創新。但鉛酸蓄電池產品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還存在著很大發展空間。企業應抓好技術創新,嘗試在高端領域開拓市場,使產品在行業中爭取保持領先地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