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絕熱材料行業的發展是快速健康的,是近年來成長較快的一年,行業整體運行狀況良好。但是在發展的進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還沒有形成對產品市場管理和監督的規范化、正;⑾到y化的制度。國家在對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的管理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和規定。由于絕熱材料行業本身的特點和歷史原因,絕熱材料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產品沒有市場準入制度。產品標準的執行情況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督檢查。自1998年以來,國家在2003年第一次安排了玻璃棉生產企業的抽檢,通過對檢查結果的分析,我們看到在抽檢的企業中有將近半數企業的產品在性能指標上有一項或多項達不到產品標準的要求,這固然有設備等因素的原因,但管理不到位,不重視產品質量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后果必然是市場流通中的產品不執行產品標準,質量良莠不齊,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并對市場有極其不利的誘導作用。
2.相同技術水平生產線的重復建設。經過了幾代人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行業已經初具規模,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生產能力和產品品種已在世界上占有相當位置,產品的出口量亦每年都在上升。但這并不等于我們在產品的質量上和行業的總體水平上沒有提高的余地了,我們應當十分清醒地看到,中國的絕熱材料行業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差距是存在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段里,縮小差距。在此我們提醒一些企業在投資上要避免短期行為,一次性投資的減少,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后續投資。市場的變化是不可確定的,但規;褪袌稣鲜遣豢杀苊獾。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應注重投資的質量和遠期收益。有些企業不愿意投入具有一定市場前瞻性和投資規模大、回收期長的產品,其結果是多家廠家同等技術水平的項目重復建設,影響了行業總體的技術進步。現在隨著玻璃棉市場的升溫,不少企業已經或正在準備投資這個領域,2004年將有20條以上的玻璃棉生產線投入運行,其中有些生產線的產品的質量還不如現在市場上產品的中等水平,這樣的生產線的重復建設必然影響行業的技術進步。個別企業為了擠占市場,不按照產品標準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低價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和影響了行業的形象,給工程帶來了隱患和長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