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奔馳的閃光剎車燈看中國汽車的創新勇氣
前段時間讀美國汽車雜志《AUTOWEEK》,其中一篇文章談剎車燈的技術創新之爭,很受啟發:
梅賽德思奔馳公司今年推出了一項預防汽車追尾的新技術——閃光剎車燈,即在緊急剎車的情況下,車尾的紅色剎車燈會快速閃爍,以提醒后面的車輛注意。 據稱這項技術,可使后面汽車的反應時間減少0.2 秒,以80公里的速度計,大約可以縮短剎車距離4.4米。
今年2月歐盟批準了奔馳的這項技術,S系列首先開始裝備。接下來,奔馳興沖沖地向美國NHTSA (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提出許可申請,6月初,NHTSA毫不客氣地予以了否決,NHTSA認為只要把剎車燈搞亮一點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對此,奔馳相當地失望。
追尾事故約占美國汽車碰撞事故的20%,造成每年1,600人死亡和700,000人受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大汽車公司都在集中力量進行技術創新,比如新型巡航控制系統,利用雷達技術,當它檢測到與前面車輛的距離低于設定的安全值以后,便開始自動降低車速。這種設備已經陸續安裝在 Audi A8, BMW 5 / 7系、Cadillac XLR、無限Q45、奔馳S系列等高檔車上。而奔馳的閃光剎車燈,相對而言,有些另類,不符傳統。所以,有人開玩笑地說,奔馳可能是太怕別人撞它了。但是,這項技術的確十分有效。
NHTSA否決閃光剎車燈的消息披露后,美國的汽車愛好者們紛紛在網上發表評論。觀點也非常有趣,很多人贊賞奔馳剎車燈的創新意識,一些人還批評NHTSA官僚和傲慢。我倒覺得其中一位網友講的有些道理,他以汽車尾部的中央高架剎車燈為例,強調閃光剎車燈在安全方面的前瞻意識。他說中央高架剎車燈這個簡單的東西,1986年剛推出來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是現在它已經成為汽車安全的標準裝置了。
閃光剎車燈其實也并不是奔馳最先想到的,奔馳只不過是最早將此創新大規模地付之實踐罷了。美國很早就有愛好者把自己的中央高架剎車燈改造成快速閃爍方式,在大街上“搶眼睛”。類似的還有:BMW在它的新車上安裝一個兩級剎車燈,緊急制動時,燈的亮度會更加醒目;而當Citroen 緊急剎車時,它兩邊的黃色應急燈也會同時閃爍,諸如此類。
既然奔馳可以在汽車的屁股上搞出一些新玩意,在歐洲贏得滿堂喝彩,并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安全的新技術,那么,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如果國人率先在奇瑞車或吉利車上來一個這樣的點綴,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不喜歡的人會說了:國外都沒有,搞什么希奇古怪的東西,把發動機和底盤做好就不錯了。屁股上的燈閃幾下,就能減少追尾,讓老外看了,不笑破肚皮才怪。
奔馳能搞出閃幾下的剎車燈,也沒看見誰在笑它,難道就因為它姓奔馳。只要看見是國產的東西就打擊和排擠,是不是有點崇洋迷外的嫌疑?
現代社會,汽車不僅僅是一件交通工具,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表現。安全、節能和舒適是它必不可少的要素。正因為如此,不同的汽車生產廠家才能在不同的領域找到自己的最大化的宣傳賣點。德國車皮實,美國車寬大,日本車省油,瑞典車安全。中國的汽車生產商指望著全方位進攻,只怕難度不小,最后可能是什么也撈不到。為什么就不能拿出一點點的人力物力來想想“冷門”,集腋成裘,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把剎車燈說大一點,基于安全的考慮,也算是汽車人性化的體現,層次可不低哦!
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聯想到中國汽車的創新和發展。如果我們的汽車生產商,或者我們的輿論,對汽車的認識只停留在車身車架上面,不更新觀念,不敢領導觀念的更新,要想趕上歐美的同行,那恐怕只能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讓剎車燈閃一閃總比改造發動機要簡單得多吧。當然了,德國人之所以敢把它拿出來說事情,那也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據的。我不相信,通用、豐田和大眾沒有動過閃光剎車燈的念頭,更不相信它們沒有這樣的技術實力。但關鍵在于,誰有創新的勇氣。
奇瑞、吉利、長城、還有紅旗,作為中國的民族品牌,研發創新不會受到合資方的質疑,自主的權力更大。它們想要嘗試一些汽車方面的創新,除了市場,應該是沒有阻力的。就象歐盟對奔馳的支持一樣,只要有好的效果,中國政府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歐洲叫好,美國不叫好,對奔馳來說,沒有什么,出于嫉妒可以理解。中國叫好,外國不叫好,對我們的民族汽車工業來說,也沒有什么。只要我們的東西符合中國的國情,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解決汽車面臨的問題,那么這樣的創新就有道理,就是方向。
既然方向對了,那就應該“相信網友,勇于勝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