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3日CCTV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以《不明身份節油器》為題對世能節油器進行曝光。汽車動力性及排放測試國家專業實驗室高級工程師高力平在報道中稱:“從1996年到現在做過上百個實驗,但沒有碰到有節油效果的。”此言一出,市場上的各種節油器普遍遭到懷疑。為打開銷售瓶頸,替自己花費了近百萬元發明的柴油發動機節油裝置正言,8月10日,懷化市科技節能器械廠負責人撒偉安邀請中央電視臺《汽車頻道》記者,懷化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科、懷化市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在市汽車南站進行了一次現場實驗,試圖用事實證明自己發明的節油器確實能夠節油。
國家認證:節油率約為20%
撒偉安是懷化勞動保護用品公司內退員工,年輕時便對柴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有很深的認識。在大貨車司機向其金的鼓動下,2002年4月份,他開始對節油裝置進行摸索性研究,經過一年的摸索,實驗始有成效,2003年6月,撒偉安在汽車發動機的進油管外增加了一套裝置,利用磁場改變活動態勢的原理控制柴油的分子排布,分散后的柴油進入噴油嘴后物化更好,柴油燃燒更充分,動力因此得到增強,從而達到節油的效果。2003年7月22日,撒偉安將自己研發的節油器送到湖南懷化市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了正規的測試,節油率為17.7%。同一天,撒偉安遞交了專利申請,2003年9月1日正式得到國家知識產權的批復,專利號為ZL 03 2 48353.8。國家知識產權的網站上顯示,撒偉安發明的全稱為“柴油發動機節油裝置”通過試驗表明,節油率可達20%,減少廢氣20%以上。
節能器推向市場困難重重
取得國家專利證書以后,撒偉安開始嘗試著把自己的發明推向市場,但卻遭遇到重重困難。剛開始時是因為節油器外觀非常粗糙,線頭凌亂,有的部件用的還是木頭,一些單位領導看到后往往大搖其頭,拒絕購買。為了對節油器進行研制改造,撒偉安與合伙人向其金在兩年多時間里,去過長沙、廣州、深圳等地的研制機構,終于設計出了一套模具。在這期間,撒偉安做過上百次試驗,節油率都在10%以上。但由于目前國家尚無節能標準,節能器市場魚龍混雜,對于撒偉安發明的節油裝置,許多人都持懷疑態度,特別是中央電視臺《不明身份節油器》播出以后,更加沒有人相信真的有能節油的節油器。據撒偉安說,節油器推銷了四年,僅賣出18臺,每臺按2000元計,共36000元,與自己發明所花的費用相差甚遠。
現場實驗結果:節油率達14.29%
節油裝置遭到懷疑后,撒偉安先后到過長沙等地的“權威部門”,希望能夠在那里進行試驗,以此證明自己發明的節油器確實能夠節油,但由于各種原因試驗一直沒有進行,無可奈何之下,撒偉安便想到了進行現場實驗,在眾目睽睽之下讓數據說話。實驗采取比較測試的方法,即對同一輛車在同樣的時間內、裝上節油器前后的耗油量進行對比,得出節油率。測試內容包括路試和定點臺架測試兩個部分,路試是指把車輛開出一定的距離,點臺架測試則指發動后使車輛在原地不動地運轉。進行路試時,筆者在現場看到,測試人員把裝有19.5千克的柴油桶接到用來做實驗的客車上,開出71.9公里后,柴油量降為10.75千克,耗油8.75千克。當裝上節油器后再進行同樣的測試時,柴油由16千克降為8.5千克,耗油7.5千克,節油1.25千克,節油率為14.29%。定點臺架測試的節油率也達8.88%。撒偉安后來在電話中對筆者說道:“我希望這次現場實驗的結果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柴油發動機節油裝置也因此能夠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