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車載GPS導航儀銷售量達30萬臺,與同年中國汽車750萬輛的產量相比并沒有像原來預測的那樣讓人興奮。業內人士指出,導航電子地圖是車載GPS導航儀市場開拓的重大瓶頸。全球定位系統協會主任王麗說,導航電子地圖作為車載導航儀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詳盡度和更新速度并不能得到用戶的認可。
出于對國家安全的考慮,政府對電子地圖資源進行嚴格控制,電子地圖的加密、解密也十分復雜,導致了目前國內開放的電子地圖還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全部需求。
北京靈圖軟件公司副總裁沈志峰介紹說,既然做不到100%詳細,那就要盡量把地圖做到最新,可現在中國處在高速發展時期,路網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導航電子地圖的更新是有周期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讓這條線無限接近完美,但不能重合,這是中國特殊的發展時期造成的。
據了解,以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地圖每年的更新量要超過40%,瑞圖萬方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的測繪人員超過700人,四維圖新導航信息公司有400多名測繪技術人員每天開著專車在全國各地進行實地測繪;靈圖公司地圖制作部門的人員也達到了500人之多。沈志峰介紹到,像北京、上海、廣州這種中心城市,靈圖公司每年要更新3次,其他城市一年一次,每年的更新費用要幾千萬元,甚至上億。
中國獲得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的公司共有8家,其中只有四維圖新、靈圖、瑞圖萬方、高德和凱立德5家在做導航電子地圖。但國外導航電子地圖產業的壟斷性更高,歐美有兩家,日本有三家,這5家壟斷了國外導航電子地圖市場95%以上的份額。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中國城市和道路的快速發展會加快地圖公司間的重組與兼并。
2002年國家發改委在其主導的衛星導航產業化應用項目報告中預測,國內將形成100億規模的衛星導航應用市場。而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份《中國車載導航和遠程通信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預計2015年中國導航市場將達到260萬部的規模。國內的地圖公司對未來的市場也充滿信心,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公司總經理孫國軍表示,未來3年,中國電子地圖產業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對此觀點持贊同態度的一位業內專家預測說,在2007年光車載GPS導航電子地圖,就能達到3至5億的經濟規模。
日本59%的車上都裝有車載GPS導航儀,如此高的車載率,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車載GPS導航電子地圖還有實時路況播報的功能,這也是中國導航電子地圖發展的方向。全球定位系統協會主任王麗認為,中國的車載導航市場處于剛起步階段,我們必將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