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能叫醒駕駛者 未來交通到底啥樣兒
疲勞駕駛是引發交通事故的一大誘因,擁有一輛會“叫醒”駕駛者的汽車,無疑將大大減少此類交通事故的發生。
公交站牌可預告何時來車
在“智能交通方便生活”主題展區中,不少參觀者被一塊可以預告下一班車何時到站的公交站牌吸引住了。這塊981路公交站牌,右上角有兩個電子顯示屏,分別標著下一班車何時到站和它距本站多少米的信息。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電子站牌主要利用GPS衛星定位,再將信息發送到后臺調度中心,從而實現“車輛預告”。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站牌上還可以顯示下一班車有多少座位,擠不擠等信息。
目前,這種智能公交站牌已在上海、青島等城市應用。參觀者王先生一邊點頭一邊說:“這個站牌好,有了它,乘客再也不用伸長脖子盼著車來了。”
據介紹,這種站牌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選擇特殊材料涂層,這樣就不怕人在站牌上亂貼小廣告。
防碰撞系統能預知危險
與以往“站”著觀看的展覽不同,本次展覽中很多環節可以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過把“體驗癮”。“哎呀,快撞上前邊的車啦!”參觀者牟女士剛剛從駕駛模擬器中體驗完能預先發現前方危險的車輛“預防碰撞安全系統”,她興奮地對記者說:“剛才幸虧汽車發出報警音,我才看到前方路面有情況,當時明顯感覺安全帶自動就收緊了!”據了解,該系統通過使用雷達和攝像頭等各種感應器,來監測汽車前方狀況,一旦發現危險會立刻報警,并在駕駛者踩剎車板時提供輔助,萬一駕駛員來不及踩剎車,系統還會啟動預防碰撞座椅安全帶,以減輕傷害程度。
汽車能叫醒駕駛者
疲勞駕駛是引發交通事故的一大誘因,擁有一輛會“叫醒”駕駛者的汽車,無疑將大大減少此類交通事故的發生。在一個模擬車艙內,體驗者董先生一邊扶著方向盤,一邊不時地閉眼假裝睡著。正在這時,汽車突然發出了一陣急促的報警聲,隨即駕駛員的座椅也跟著震動起來。“別緊張,這是汽車的困倦監控系統啟動了。”一旁的工作人員連忙解釋說,“這套系統能根據人眨眼的頻率,檢測駕駛員的困倦程度,一旦發現駕駛員有睡意,就會立刻發出報警。”“別說這還真管用,剛才座椅靠背處還有冷風呢,直往我脖子里吹!”董先生笑著對記者說:“現在疲勞駕駛的司機很多,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最容易犯困,這功能的確很實用。”
汽車自主駕駛時速可達170公里
此外,大會還在北展廣場布置3000平方米的戶外展示區,主要有我國自主研發的清潔燃料車、車載導航、衛星電子收費系統的實物展示和試乘活動。參觀者可以通過預定,到實際的場地中親身體會“在途信息服務與駕駛輔助系統”。
在紅旗展區,一輛可以自主駕駛的汽車吸引了觀眾的眼球。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輛自主駕駛汽車,其實是模仿人駕駛的原理設計的。駕駛室兩側裝有兩臺工業級攝像機,還有車載毫米波雷達和圖像處理系統。通過這些設備識別道路環境及交通標志,測試前方車輛的距離和相對速度。車載主控計算機根據這些信息,決定是繼續前進,還是換道超車。最后,系統按照“大腦”設定的路徑,對方向盤、油門和制動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相應的執行機構操縱汽車。據介紹,在美國和德國,自主駕駛汽車的最高穩定時速分別是100公里和120公里,而這款紅旗轎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70公里。
會“看家”的遙控系統
在眾多的高科技設備當中,一所小別墅模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小別墅中,不但空調、冰箱俱全,還住著幾只可愛的玩具小松鼠。這樣高科技的智能交通展覽,怎么玩起“過家家”來了?
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這個展臺展示的并不是這所小房子,而是旁邊的家庭與汽車接入網絡系統。安裝了這套系統就可以實現車內與家庭的遠程控制。人們不但可以在車內開關家門,還可以在到家前先打開空調,通過監視器“看家”,甚至在冰箱里也安裝了攝像頭。“這樣駕駛者可以輕松地知道冰箱里還有什么食品,需不需要購買。”
不過,這套會“看家”的遙控系統,目前還只停留在理念階段。真正應用起來需要把用戶的家居做徹底改裝,這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