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業界VS日產汽車 圍繞改裝GT-R戰爭
GT-R
GT-R的登場讓改裝業界有些困惑
日產汽車發表的新車“尼桑 GT-R”讓汽車改裝業界大為困惑。GT-R是日產汽車總裁卡洛斯-戈恩所說的“日產對汽車的熱情的終極表現”的超級車,被賦予了日產車旗艦車輛的地位。為了在用戶購買后也能維持其性能,GT-R引進了高度防改裝系統,日產呼吁用戶不要交換認可企業以外發售的改裝商品。現階段認可企業只有2家日產的子公司。面向2007年12月6日的發售,日產和改裝業界的戰爭開始了。
改裝車的認定企業只有2家
GT-R裝載的3.8升V型6氣筒雙渦輪增壓引擎“VR38DETT”,最高輸出達到480馬力。自2004年取消了國內發售登記車的280馬力自主限制以來,各汽車制造商中,與12月豐田汽車的“雷克薩斯ISF”(最高輸出423馬力)一起,首次有發動機輸出不遜于海外制造商的跑車在國內發售。
日本在1990年導入了280馬力自主限制。1980年代,由于國內制造廠商間的汽車高功率競爭激化,交通事故死者數量劇增,被稱作為第2次交通戰爭時代。當時的運輸省(現國土交通省)被迫對汽車業界采取對策,把發售中的日產FairladyZ的最高輸出280馬力定為自主限制的上限。
由于有自主限制,國產跑車失去了與海外跑車競爭的能力。因此2004年自主限制被取消,04年10月發售的本田Legend(最高輸出300馬力)成為超280馬力第1號。但此后沒有誕生大幅度超過280馬力的國產新車。
為了發售新型車,必須要獲得國土交通省的新款型認定。然而即使是滿足了能在公道行車的保安基準,不同的使用方法也會導致其成為奔跑的兇器,國土交通省仍然對高功率競爭的復燃不安。此時日產秘密拜訪該省,作為企業責任以確保道路交通環境下的安全性能為目的,采用了防止非法改裝對策。
對日產來說,在得到了該省的理解的同時,還防止了保養和改裝商品的銷售-安裝需求流出日產陣營。的確是一石二鳥。
全日本約有2400家店鋪的日產經銷商受理GT-R的銷售和車檢-法定檢查,其中約160家店鋪開設了能進行高難度保養工作的日產High-Performance Center(NHPC)。NHPC有日產認可的GT-R銷售-保養負責人常駐,日產推薦打算購買GT-R的人在NHPC購買和保養,指定發售改裝商品的認可企業為日產子公司的日常跑車國際公司(NISMO)和汽車技術日本公司這2家公司。NISMO將在2008年春天發售GT-R用懸吊系統。
競爭的高潮在明年1月東京汽車沙龍
日產承諾GT-R買主在NHPC進行指定保養的話,保證能在購買后2年內維持初期性能。在NHPC以外的保養工廠保養GT-R,組裝認可企業以外發售的改裝商品的話,則無法保證日產所考慮到的最高性能。日產為了掌握發動機的調諧和改裝商品的安裝,是否在NHPC以外的保養工廠做過保養,給GT-R裝載了車輛狀態記錄裝置(VSDR)。
跑車有很多用戶改裝需求,改裝廠商業和汽車調諧店鋪在新車發售后,立即開始競相投入改裝商品。過去已經有許多改裝廠商發售了“Shy line GT-R”的各種各樣的商品。然而對于此次的GT-R,從提高發動機輸出的ROM tune到消音器、懸吊系統、鋁輪、外觀套件等的交換,日產表明了就算是國家認定的符合保安基準的產品,也謝絕使用非認可企業的商品的態度。對于GT-R,日產挑起了和非日產陣營的汽車保養業及改裝業間的爭吵。
另一方面,日產在設定了希望在GT-R最高性能狀態下奔跑的客戶需要,采取了使用汽車導航GPS,在全日本主要環路內能解除時速180km限速的結構。以及為了表示不是非法改造的基礎車,決定不在改裝車的最大盛會東京汽車沙龍中展出。
但決定GT-R是否需要改裝的是GT-R的買主。豐田汽車在將雷克薩斯引進到國內的時候,也以排除正品以外的附件的安裝為目標,但第二年東京汽車沙龍中各改裝廠商都發表了雷克薩斯用商品。可以預見改裝廠商同樣會挑戰日產陣營。日產陣營對改裝廠商的決戰高潮,應該是在08年1月的東京汽車沙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