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輪胎產業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但面對頻繁遭遇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日益增多的反傾銷調查、貿易摩擦,我國輪胎企業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從2007年6月開始,美國和歐盟將分別執行FMVSS139輪胎測試標準和《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制度》(REACH法規)。FMVSS139輪胎測試推測最大的特點是安全參數比現行標準更加嚴格,達不到新標準的輪胎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已進入美國市場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輪胎也將被召回。在歐盟方面,REACH法規已經正式通過并將實施,規定企業需要對包括橡膠在內的約3萬種化學品進行安全評價。兩項新技術標準的實施將大大提高中國輪胎進入歐美市場的門檻。
2006年,在天然橡膠等上游原料價格高漲的影響下,福建省輪胎出口量小幅增長,價格有所攀升,全年累計出口輪胎2800多萬條,價值2.4億美元。美國和歐盟是福建輪胎的主要出口地,但出口增長形勢并不容樂觀,全年對美國出口0.74億美元,增長1.7%,對歐盟出口0.52億美元,下降0.8%。
據了解,隨著輪胎出口量的不斷增長,福建輪胎遭遇到的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動植物衛生檢驗檢疫方面的貿易壁壘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年來,已相繼有28個國家發布了50多個關于輪胎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嚴重阻礙了福建輪胎國際市場份額的擴大。
雙星集團副總經理生錫順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個標準的實行,有利于國內輪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公平競爭,避免相互壓價,減少無序競爭,使國內輪胎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實現淘汰和整合。但同時,我國對輪胎國際新技術、新標準還需要一段消化吸收期,這必然對我國輪胎企業出口帶來沖擊,特別是出口門檻的提高,將給本來就遭受原材料高成本影響的我國輪胎生產企業增加一道新的“屏障”。
同時他也承認,我國輪胎產業在研發能力、產品檔次、生產技術、產品附加值亟待提高。因而,提高研發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速子午胎技術的研發和升級,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我國輪胎企業的當務之急。
知識產權行天下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輪胎產業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但面對頻繁遭遇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日益增多的反傾銷調查、貿易摩擦,我國輪胎企業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生錫順表示,對于遭遇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我們實施多元化出口戰略,以質量、服務、信譽參與國際競爭,使雙星輪胎出現了出口多元化的格局,同時也樹立了雙星輪胎的國際形象,促進了國際市場的拓展速度。
生錫順認為,歸根到底,國內輪胎企業要提高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據了解,雙星輪胎一直關注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動向,很早就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員對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并已經見到成效。現在雙星輪胎已經完全符合139標準;REACH法規雖然今年6月開始實施,但對于環保材料的應用還有一個緩沖期,雙星已經有了技術儲備和提升產品標準、檔次的舉措。
據悉,雙星輪胎總公司建起了現代化的企業技術科研開發中心,成功研制出扁平無內胎子午胎等56種新產品,其中有7件至今保持獨家生產的優勢,已申請中國專利10余件。
海關專業人士也提出一些建議,首先是相關部門應加強指導,幫助企業加強對美國、歐盟輪胎進口新標準及其他國外相關技術標準的收集和研究,力爭將其對輪胎產業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其次是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逐步將生產重心轉移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上;再次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企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避免偷工減料、低價競銷等惡性競爭現象的出現;最后是加大新興市場的開辟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生產基地,合理規避貿易壁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