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汽車裝飾美容為重頭戲的大展———中國汽車生活展這幾天正在上海東亞展覽館舉行,去年曾非常吸引眼球的眩目燈、狗吠喇叭自始至終未在展會露面。上海汽車配件流通行業協會副會長徐蓓提醒車主,汽車裝飾美容一定得守規矩,違規改裝是“燒錢”,過不了安檢關。
國內相關行業協會曾初定12類汽車裝飾美容項目,其中有7項早已普遍流行,包括打蠟上光的汽車護理項目、增添內飾條、方向盤套等內飾項目,以及椅套、座墊、腳墊、香水、貼膜。近年來開始流行的有3項,其中包括安裝防盜器、倒車雷達的安防項目,安裝衛星導航、車載電話的通訊項目,安裝冰箱的車載電器項目。加以“特別說明”的有2項:音響項目僅限于錄音帶改成CD或VCD,照明改裝必須嚴格符合防眩的要求。
此次汽車生活展的250個攤位上展出了上千種裝飾美容件,但形形色色的違規“個性化配件”都沒有出現。去年秋天能讓車主“夜行如晝”的氙氣車燈曾走紅一時,但這種燈沒有防眩功能。直射的強光會讓交會車駕駛員睜不開眼睛,甚至會造成“瞬間失明”。還有一種“個性化”喇叭,居然響起可能分散交會車駕駛員注意力的狗叫聲、馬匹嘶叫聲。
一名燈具商昨天向記者透露,因為在年度安檢時,違規“個性化配件”都得拆除、復原,車主浪費大了,沒有人肯重蹈覆轍,大多數違規“個性化配件”生意已自生自滅。
據了解,上海有關部門已明確規定,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包括機動車的動力、燈光、冷卻、制動、消音、懸掛、尾氣排放、操縱系統、方向系統和外觀結構、車身顏色、車胎輪轂等,均不準擅自改變。去年秋,曾集中查處機動車各類非法改裝600余起。
上海汽車配件流通行業協會副會長徐蓓說,國家有關部門制訂的《汽車美容裝飾服務管理規范》可能在年內出臺,這一規范將確定汽車裝飾美容的細則標準,估計對各種不利于交通安全的產品和裝飾美容方式不會“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