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潤滑油市場作為汽車后市場的一部分也逐步形成了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兩大陣營。其中,進口品牌以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殼牌、美孚和嘉實多為代表,而近年為消費者所熟知的國產品牌則有中國石化旗下的長城、中國石油旗下的昆侖以及統一這樣的民營品牌。
進口潤滑油品牌自進入國內就一舉搶占了高端市場,媒體上經常會引用這樣一組數據:“(潤滑油市場中)20%的高端市場占了80%的利潤,其中又有80%是被國外品牌所壟斷”。
■ 高門檻阻擋國產油品進入高端市場
在進口潤滑油逐步向低端產品領域滲透的同時,國產潤滑油品牌邁進高端市場門檻的腳步卻十分遲緩。國產潤滑油進入高端市場的重要一步即是獲得國際各汽車品牌的相關認證,但尷尬的是,國產潤滑油企業目前手握的諸多高端汽車企業的認證,卻沒有給他們帶來同樣多的市場份額。
對此,昆侖潤滑油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坦承:“中國本土的潤滑油品牌在這方面有先天劣勢!彼J為,這與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國外汽車企業原本就對潤滑油有較高的產品要求,再加上與其本國合作伙伴已經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就成為一道高高的門檻,使得國內的潤滑油品牌難以進入。
他表示,國外的高檔汽車都在用國外的潤滑油是事實。比如歐系車基本都用福斯、殼牌,日系車用日產,韓系車用LG、SK,美系車用美孚、加德士等。這些進口潤滑油在汽車生產裝車時就被汽車企業指定在汽車發動機、變速箱中直接加注,所以,裝車用油直接影響了汽車用戶在養護汽車時對潤滑油品牌的選擇,一般的消費者都會選擇廠家所使用或推薦的品牌。
因此,雖然中國本土的一些潤滑油品牌都先后取得了寶馬、大眾等高端汽車企業的認證,但此類認證只是證明他們的油品質量達到了該汽車廠商的標準,并不意味著其產品就會被采用,取得認證只是漫漫合作之路的一個開始。
■ 汽車企業踏足后市場 油品難立品牌
除了產品上難以跨越的門檻,由于汽車產品本身的利潤相對減少,汽車企業參與到汽車后市場的競爭中,也成為國產潤滑油提升品牌形象、獲取高端市場利潤的重要阻礙。
該負責人解釋,現在的汽車生產廠商都開始做自己的服務用油體系。簡單來說,汽車企業為了推廣自身品牌,紛紛生產自己品牌的專用油,或者將那些為他們提供產品的潤滑油廠商標識隱去,統一稱為“某某品牌專用油”,而對于潤滑油企業來說,被人看得到的只是一個零配件號。因此,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國產潤滑油產品即使被某高端汽車企業采用,消費者也是“只用其油,不知其名”。
該負責人表示,面對諸多阻礙,國產潤滑油企業除了提高自身產品質量,也應將重點放在與國內汽車企業合作上。同時,對于剛剛成長起來的國產潤滑油來說,能否進入高端市場,品牌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