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車市的持續增長使得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了3500萬輛,相關汽車售后服務市場也正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打造售后服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也成為各大廠商重要的戰略方向。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正迎來新的機遇。
中華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0月份,全國有汽車經銷商3萬余家,其中4S店多達1萬家。而最近外資汽車售后巨頭在快修連鎖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博世(Bosch)宣布到2010年前,建在中國的汽車維修店要達到1000家;殼牌(Shell)與上汽聯手推出安吉-杰菲汽車快修連鎖店計劃;日本最大的汽車用品經銷商黃帽子(Yellow Hat)計劃在2015年前將中國直營店與加盟店數量增加到500家……
然而目前消費者對汽車售后服務的滿意度并不高,售后服務是整個汽車價值鏈中滿意度較低的一個環節,究其原因,除了廠商“重銷售輕售后”的傳統思維之外,缺少對消費者售后消費行為特征研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售后環節的消費行為特征與銷售環節有很大區別,隨著消費者在售后服務環節的可選擇面越來越廣,消費者在汽車售后服務中高度參與,有較高的購買投入。早期因為只有4S店有較強的售后能力,消費者可選擇面較窄,不需要廣泛收集產品信息,也不精心挑選品牌,購買過程迅速而簡單,在購買之后卻極易認為所得到的售后服務存在不足。隨著可選渠道的逐漸增多和不愉快售后經歷增加,消費特征變得復雜,消費者傾向收集更多的售后信息,經過大量產品評估最終產生購買決策。
根據新華信公司對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的研究結果,目前中國乘用車車主的售后服務使用行為呈現出五大消費特征:
1、不同售后服務消費頻次差別明顯
汽車售后服務包括汽車維修、保養、洗車、打蠟、內飾清洗、保險等。由于受汽車質量和使用程度影響,加之消費者對汽車的差異性偏好,不同的維修服務消費頻率差別明顯。如由于車輛使用用途和消費者個人偏好等原因,有些消費者洗車較為頻繁,而有些則更加注重內飾的清洗和更換;新華信研究發現,不同的城市消費重點有所不同,而不同的車型的消費重點也有所區別,如大城市的汽車清洗次數最多,烏魯木齊、蘭州等城市由于受地理影響也較多清洗汽車,廣州、深圳等華南城市的消費者更加看重清洗內飾;另外,中大型汽車的清洗次數明顯高于其它類型汽車。
![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 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http://img2.pcauto.com.cn/pcauto/0711/19/604539_1.jpg)
數據來源:新華信《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
2、預約服務使用率偏低
汽車售后服務需要大量的資源配合,對服務提供方的資源配置要求較高。為了更好的整合資源,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達到資源產出最大化,一般售后服務提供方都鼓勵消費者采用預約服務。對車主來說預約服務首先可以節約等待時間,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預約保養維護;其次服務商可以提前協調配件、工具和技術支持,避免因缺配件導致修車拖期;再次維修服務人員還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向車主提供咨詢、更仔細地檢查和維修車輛,使車主對車況有更多的了解;最后車主到廠即有工位和相應的客服代表專門等待,給客人情感上帶來滿足感。
在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預約服務的比例高達七八成。但是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汽車售后預約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并不高,目前4S店的售后預約只占售后服務的三成左右。而且受信用意識的影響,預約售后服務的成功率也不高,在已預約的消費者中經常出現預約而未至的情況,消費者給出的理由一般都是忘記或者臨時有事,這種現象會嚴重打亂服務商的工作計劃,給資源調配帶來更大的難度。
![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 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http://img2.pcauto.com.cn/pcauto/0711/19/604539_2.jpg)
數據來源:新華信《2006年乘用車車主使用行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