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采購成本,日產公司的北美和日本汽車組裝廠可能將從低成本地區(如中國、東南亞和南美地區)的供應商處采購更多零部件。日產汽車有限公司計劃3年內削減全球采購成本15%,該計劃已于去年4月開始實施。
在接受美國《汽車新聞》(《塑料新聞》的姊妹刊)記者的采訪時,日產公司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表示,作為成本削減戰略之一,日產公司將在制定采購計劃時考慮使用低成本地區的供應商。日產公司負責采購的執行副總裁Hiroto Saikawa表示,15%這個成本削減目標將繼續該公司過去3年(截止到2005年4月)內所實現的成本削減。
他說:“這對我們和供應商來說都非常富有挑戰性。”
為幫助供應商削減成本,日產公司打算給予他們更多業務。如果日產公司能夠實現其汽車銷售量提高24%的計劃,達到年銷售量420萬輛,那么未來3年內,這些供應商將隨著產量的提升而逐步實現規模經濟。
Saikawa表示,日產公司將從供應商處采購多種類型的產品,并與供應商發展長期關系。不過他也承認,日產公司實現其成本削減目標的難度很大。目前供應商們正面臨著石油和鋼鐵等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揚的壓力。
此次成本削減計劃已經是日產公司在Carlos Ghosn領導下實行的第3次成本削減計劃。過去5年中,日產公司曾先后實施過兩次成本削減計劃:一次是從2002年到2005年將采購成本削減15%的計劃,另外一次是2000年至2002年期間成本削減20%的計劃。
在先前的計劃實施活動中,日產公司已基本棄用了系列供應商網絡,但仍保持了與其中部分供應商的緊密關系。
今年1月,日產公司在Calsonic Kansei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27.6%增加到了41.9%。這一舉措讓業內人士預測,日產公司在采購汽車模塊,用于其美國產汽車時,將逐步從使用Visteon過渡到使用日本的供應商。CalsonicKansei公司不生產日產公司美國產卡車所需要的駕駛艙,而美國汽車供應商Visteon有這項業務。
如此看來,Calsonic Kansei公司可以在Visteon難以維系時與其競爭模塊業務了。不過Saikawa表示,日美供應商間的競爭并不會有什么變化。 |